首页 > > 正文

通辽到甘肃,一场跨越2200公里的救援

“欢迎雷霆救援志愿服务队凯旋!”12月26日中午,在众人的掌声和欢呼声中,驰援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归来的奈曼旗红十字会雷霆救援志愿服务队5名队员依次和亲朋好友拥抱。

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灾情紧急,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19号早上起床看到甘肃地震的消息,我第一时间打报告申请去灾区支援,同时组织队员,心里就想着我们必须去帮忙。”12月20日上午,通辽市奈曼旗红十字会雷霆救援志愿服务队5人紧急集结,由队长曹金祥带队,与翟新龙、李志强、应立、张新赫4名队员,开着一台救援车辆,带着破拆、照明、通信、救援担架、急救包等相关救援装备和后勤保障物资、补给,前往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支援受地震灾害影响的地区。

12月21日11点,在历经26小时急行军,历程2200多公里后,终于到达甘肃积石山县大河家镇。

曹金祥介绍,大河家镇在此次地震中受灾严重,村里一些老房子都坍塌了,一些新修的房子也墙体开裂,他们到当地时第一阶段搜救工作已经结束,正在进行第二阶段受灾群众的安置和物资发放工作。

站在那片刚经历灾害的土地,入目之处满是残恒瓦砾,队员们内心颤动,他们顾不上休整,就立即与当地应急管理部门对接,接受救灾安置任务。当天下午他们被分配到大河家镇四堡子村,负责搭帐篷、分发物资、排查险情、帮助受灾群众。

“同志,这个桥现在能过去吗?”

第一天傍晚,队员们在黄河边遇到一家五口问路,救援队员好奇他们过桥去哪里。只听男人轻声说了一句“我们家没了……”短暂的停顿后又说“想过河去我妹妹家借住几天。”

“除了队长,我们四个人都是‘00后’,都是第一次参加这么大的自然灾害的救援,那一句我们家没了,说得特别心酸,俗话说灾难无情人有情,我们当时就安慰那个大哥一切会好起来。”几人一直忙到晚上,吃完饭回到车上休息,这短短半天的见闻就让队员应立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第二天早上6点,他们就开始了新一天的救灾工作。为了防范次生灾害,雷霆救援志愿服务队主要排查险情,劝导当地群众远离危险房屋,破拆危险建筑。

来到大河家镇周家村一户人家排查时,队员们看到,坍塌的房屋附近有两个小女孩和一个年迈的老人在翻找什么东西。

看到救援人员后其中一个女孩怯生生地开口:“叔叔,你可以帮忙找一找我妈妈的手机吗?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没了,手机里面有他们的照片。”

听到小女孩的话,几个北方汉子愣住片刻,眨一眨发热的眼睛,随后坚定地告诉她:“放心!叔叔们肯定给你找到!”

在两个小时后,终于找到手机交给小女孩。后来了解到求助的女孩才7岁,她和5岁的妹妹、年迈的太爷爷在这次地震中幸存,也在这次地震永远失去了至亲。

队员翟新龙亲眼看到苦难,也看到了苦难中团结的力量:“我们通过网上看灾区情况和现场看到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我是一名退役军人,一直说流血不流泪,但是当我们直面这群刚刚经历灾难,失去亲人的同胞时,会忍不住想哭,很心疼,所以就想竭尽全力帮助他们,不仅是我,在场的所有救援人员都是这样的想法。”

李志强也在这次救援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凝聚力,更加坚定了他想为社会奉献力量的决心。他说:“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在部队的时候我们保家卫国,回到地方也能继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尽自己的责任,我感觉很荣幸。”

曹金祥告诉记者,在几天的救援工作中,雷霆救援志愿服务队辗转大河家镇辖区内多个村庄,累计排除危险隐患95处,搭建救灾帐篷5顶,救护受灾群众45户、135人,替群众找回埋压现金1万多元,抢救电视、冰箱等家庭财产62件,挽回经济损失4万多元。

感动是共渡难关,爱是双向奔赴。知道雷霆救援志愿服务队撤离的消息后,大河家镇四堡子村全体村民为他们送上了感谢信。

收到这份“沉甸甸”的心意,张新赫非常激动:“我们到的时候已经集结了包括解放军、消防、武警、民间救援等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力量,我真正知道了什么叫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几个把来自草原的关怀带给甘肃灾区同胞,也是想表达我们通辽人与各民族同胞血脉相连、守望相助。”

据了解,雷霆救援志愿服务队是一支公益性救援队伍,于今年11月成立。此次前往灾区的5名队员中,曹金祥曾当兵12年,其余四人都是今年9月份刚退伍的退役军人,平均年龄仅24岁。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们参加了11月初奈曼旗暴雪中的车辆救援工作,为许多困在大雪中的群众提供帮助,还积极参与支持双拥工作。

此次参与跨省救援,雷霆救援志愿服务队以实际行动发扬、践行“不怕苦、不怕累”的作战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为受灾群众送去了来自科尔沁草原的温暖。

记者 王利平

[责任编辑: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