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多措并举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2023年10月,《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重磅发布,部署7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其中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筑牢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并将“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放在突出位置。

牢记嘱托,奋发前行。内蒙古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推进各项工作,多措并举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凝心聚力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

解读——

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怎么干?

内蒙古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具有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长期以来享有“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

如何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如何在新时代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

自治区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康宇凤表示,要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以贯彻落实《意见》为契机,全面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着力从健全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教育实践、宣传宣讲“三个体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健全机制、创新载体,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深入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促进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提升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全面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等方面下功夫,有形有感有效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

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建立民族工作专家智库,深入开展党的民族工作创新理论研究,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问题和实践问题研究,宣传好阐释好内蒙古地区自古以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史实和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生动实践。建设自治区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进一步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体系,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和“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

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机融入“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基层行主题宣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讲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可靠保障,讲清楚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认同度和凝聚力的命运共同体,讲清楚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所具有的明显优越性,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更加由衷地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巩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发挥行业示范典型引领作用,推动跨部门跨行业联建联创,推动创建工作在各领域纵深开展。持续开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深化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建设,促进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

要在边境地区深入开展兴边富民行动中心城镇建设试点,打造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标杆。用好少数民族发展任务资金,协同推进边境“四个共同”长廊建设,构筑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多措并举开展“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推动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赴我区边境地区投资兴业,促进边境地区各族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和增收致富。

康宇凤表示,要自觉把民族工作纳入统战工作大局中统筹谋划,推动形成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新格局。修订自治区民委委员制工作规则,调动委员单位做好民族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推动建立完善民族工作三级考评机制,防范和化解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贡献力量。

行动——

多措并举持续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近期,自治区四部门正在评选命名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育)基地,推动自治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扩容、提质、增效,为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作出内蒙古贡献。

自治区民委理论研究处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将深入实施“扩容、提质、增效”工程,举办全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学术研讨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培训班,建立完善民族工作专家智库,更好发挥建言献策和资政辅政作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项目,提高理论研究的指导性和针对性,更好地聚焦主线、贯彻主线,为办好自治区两件大事提供学理支撑和智力支持。

走进兴安盟红城初级中学的校园,远远就能听到同学们正在用标准的普通话诵读经典文学作品。据了解,该校持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普通话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等系列活动,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感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魅力。

兴安盟教育系统通过统筹安排、系统部署、凝聚合力,有效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让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起来。截至目前,兴安盟73所原民族语言授课中小学已全部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并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教育教学。

兴安盟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兴安盟将持续夯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深入实施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工程,积极推进“一馆十址”保护修缮和综合利用项目,讲述红色故事、推动文旅融合,助力“北疆文化”品牌建设,在传承与发展红色文化中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品美食、赏非遗、赶大集、燃篝火……12月17日,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十届冰雪那达慕在呼伦贝尔市盛大开幕,各族群众欢聚一堂,在零下42度的极寒中狂欢。

呼伦贝尔市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呼伦贝尔市着力将冰雪那达慕打造为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利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不断丰富旅游优质资源供给,打造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进步理念的“冰雪那达慕”品牌,致力于让文化旅游成为增强人民精神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

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文化共融、服务共享的基层善治新格局,充分发挥民族团结进步主阵地作用,不断丰富形式、创新载体,推动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打造了新城区丽苑、回民区三顺店、玉泉区清泉街、赛罕区前进巷等13个互嵌式示范社区,持续推动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

康宇凤表示,全区各地要突出“融”的导向,持续开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建立完善推动实施“三项计划”的体制机制,加强与兄弟省市的协作,组织开展一批高质量专题活动,确定一批全区试点示范项目,提升“三项计划”的社会效果和影响力。同时,推进各民族人口流动融居,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

目标——

凝心聚力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

12月20日,国家民委对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拟命名名单予以公示,内蒙古呼伦贝尔市、包头市、赤峰市等10余个地区和单位榜上有名,成为全区各族群众的榜样。

据介绍,2024年,自治区民委将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引领百千万”行动,积极支持各地区各单位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盟市示范单位,深入挖掘创建工作中的优秀典型,打造具有内蒙古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升级版。

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自治区民委将通过评选命名一批自治区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举办全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培训班,创新建设“云上”基地、开展“云看展”“云展播”“云博物”活动等多种形式,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为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自治区民委将推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突出“融合性”“共同性”,组织打造一批微动漫、微电影、微视频等作品。同时,推进“四个共同”长廊建设,构建“展馆+基地+景区景点+主题公园”等多点位串联、实景沉浸式长廊,助力打响“北疆文化”品牌。

要深入开展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指导各地积极开展跨区域青少年交流活动,推动京蒙、沪蒙、鄂蒙各族青少年交流活动;在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中,着力打造推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旅游线路、研学路线,实施骨干培训行动、讲解规范行动、展陈提升行动和研学挖掘行动等。

“2024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以贯彻落实《意见》为契机,不断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闯新路、作示范,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作出新贡献。”康宇凤说。

草原全媒·正北方网记者  李存霞

[责任编辑: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