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精耕“人才田” 结出“振兴果”

——科右前旗培育乡土人才带动产业发展纪实

热气腾腾的黏豆包抢先成为冬日的主角

刺绣绣出“幸福花”

工人们正在包装大米

“五朵金花”严格挑选辣椒

工人们包装分割肉

平菇种植走上致富路

乌兰毛都苏木双河经营的草地羊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

果汁加工拓宽沙果销售渠道

刚出锅的年糕等待销售

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四季更迭,万物生长。在科右前旗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上,精耕细作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这是乡土人才“破土飘香”的美丽故事,他们如同“土专家”“田秀才”般,在这片田野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他们用智慧和汗水,为这片希望的田野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笔者再次走进科右前旗满族屯满族乡特门嘎查“五朵金花”经营的工厂,新一季的加工生产已开启:“预计销售额100多万元”“一亩地收入1万元左右”“跨旗连镇共富新格局”……

作为“五朵金花”的领军人物,白春亮是科右前旗通过“寻才”计划发掘并纳入乡土人才库进行培养的。他们的“红火事业”始于2020年。当时,白春亮携手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和个体商户等四位杰出女性,共同创立了特门塔拉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经过几年的精心运营,他们的产品如香辣酱、牛肉辣酱、酸辣酱、蘑菇酱、韭菜花酱等草原特色调料,已经飘香广东、新疆等地。

凭借出色的产品品质,“五朵金花”成功打入市场,并与众多农户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她们全年收购订单辣椒和韭菜花达七万多斤,为234户农户带来平均3000元的增收,其中单户最高收入更是高达10700元。

“真是不敢相信,即使隔着超过100公里的距离,我也能搭上科右前旗产业发展的顺风车。今年光是种植辣椒,我就赚了64000元。”郑小辉,突泉县太平乡五星村的村民,他兴奋地表示,明年他将继续与特门塔拉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携手合作,并打算扩大种植面积。

在科右前旗居力很镇万宝村,村民李丽波和白春亮同样通过合作,带领各家各户一起闯市场。不同的是,李丽波所在的村庄是近郊乡村,一年四季出产的农副产品可以直接销售到市区。在这个初冬的季节,他们的小院里热气腾腾的黏豆包成为了主角,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庭院农产品,如“一桌饭”“一只鸡”“一只羊”“一片药材”“一棵果树”“一个作坊”等,这些已经带动了52户村民实现增收1万元。这种方式不仅盘活了村中的“闲置资源”,而且让“小庭院”带动了“大收入”。

“拉手”而不是“松手”,合起来发力才能共同敲开市场大门。在科右前旗乌兰毛都苏木的双河看来,品牌重组、产业整合,都是为擦亮草地羊品牌的金字招牌铺路。“特门郭勒”有机羊品牌创始人王国祥、“勿布林”品牌负责人双河、“桃合木”商标拥有者朝克图组建的科右前旗草地羊联合体,以“公司+合作社+牧民(社员)”的模式打出了“科右前旗草地羊”品牌,在满足游客味蕾的同时也让牧民的腰包鼓了起来。

“以前我们都有自己的品牌,合并同类项后共同创建了科右前旗草地羊联合体,这样做是为了打破品牌‘大而不强’的痛点。”双河介绍,自从成立了草地羊联合体后,3家经营乌兰毛都草原羊的合作社共同创建了兴安盟呼科杭盖肉制品有限公司,打破了“小、散、弱”各自为营的局面。协作生产后,年加工肉羊能力达2万只,50%以上的肉羊实现精深加工,有羊排、羊腿等9种精加工产品,销往盟外的草地羊产品价格提高了15%至20%,利润预计可增加200多万元。

“以前,咱们的羊没有身份,现在都叫‘草地羊’,身份有了,身价也高了。”科右前旗乌兰毛都苏木牧民吉日嘎拉算了一笔账,他家养了400多只羊,每只羊多卖30元,今年就增收1.2万元。截至目前,科右前旗草地羊联合体共带动150多户牧户收入860多万元,并将草地羊卖到了山东省淄博市。“我考察了很多地方的羊肉,科右前旗草地羊的品质和它纯正的口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相信品质这么好的草地羊一定会让我火锅店的生意火起来。”淄博市一家火锅店经营者张岩说。

涓流成海,众木成林。在乡村振兴战场上,白春亮、李丽波、双河并非一枝独秀,将草编卖到俄罗斯的刘丽娟、建立“两山”产业发展联盟的崔宝权、将小沙果产品推向大城市的李林……科右前旗981名乡土人才的点点星光正联结起农牧业产业发展矩阵。据了解,今年,科右前旗乡土人才总经营收入达2.49亿元,带动17799户,实现户均增收2219元。

“科右前旗对于乡土人才的培养不是暂时的取舍,而是始终不变的姿态。”科右前旗委组织部部长李放说,科右前旗在“眼光朝上”吸引高科技人才的同时,更注重培育乡土人才,让他们在基层一线“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带得动”。

让乡土人才“香”起来,需要因地制宜出政策、优环境。近年来,科右前旗积极搭台,建立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旗、乡、村全面协同摸排机制,把摸排方式从“单兵作战”升级为“协同攻坚”,建立乡土人才“总台账”,在就地取“才”上下真功夫。同时,还建设了集技能培训、技艺传承、供需对接等功能于一体的乡土人才创业培训、技艺研讨等活动,促进实用技术推广和传统技艺传承,引导乡土人才“抱团”成立协会组织,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支持,达到了“发展一片产业、带动一方群众”的示范效应。(时秀霞  刘洋)

[责任编辑:韩伟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