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八千里路风雨雪 歌舞乐情暖北疆

“看着你黝黑的脸庞,莫名的亲切涌上胸膛,你明亮坚毅的双眸凝视着远方;搂着你宽厚的肩膀,感受那温暖和力量,掌心那厚厚的老茧是因为手握钢枪……”11月18日6点30分,草原的天空仍旧漆黑一片。内蒙古艺术剧院演出管理中心主任梁斌与其他27名演职人员一起坐着大巴行走在颠簸的路上。车灯射出的光柱像两道利剑劈开了冰雪皑皑,这首由他创作的《北疆风景线》的歌曲在这片冰原上回荡,也在这27名演职人员和从春走到冬的八千里边防线的每一座军营,每一个哨所的官兵的心中回荡。

一个共同的约定2023年的元宵节,当亿万家庭还沉浸在传统佳节的余欢之时,内蒙古艺术剧院党委书记、院长李莉却已带领30多名演职人员风尘仆仆赶赴东风航天城,为守护在国防科技一线的工作人员献上了新春走基层的第一场慰问演出。谈到那次演出,李莉说,“我们和自治区党委军民融合办计划从2月5日起,在今年一年内走遍祖国北部边防线,将我们的优秀文艺节目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军旅最基层。一方面深入边防慰问演出,一方面去接受理想信念教育。”从那一天开始,为了这个约定,内蒙古艺术剧院组织了10个艺术团,派出150余人次,分西部、中部、中东部、东部四个区域五个阶段,从春天到冬天,分别赴阿拉善盟、二连浩特市、锡林郭勒盟、巴彦淖尔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满洲里市、通辽市等地8000里边防线,总行程约1.8万公里,开启了100场“千里送文化,艺术进边防”系列慰问演出。这是迄今为止历时最久,经过边防线最长,覆盖盟市、旗县以及旅部、连队、哨所最多的一次大规模进边防慰问演出活动。一次生动的主题教育实践本次边防慰问演出活动在边学习、边实践、边调研、边总结中进行,概括起来体现了“三拿”:一是拿出了积极的态度。从剧院到演出团,从演员到保障人员,对待慰问演出的态度始终一致,始终保持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按照“深入、身入、心入”的服务要求,本着“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的工作态度,成立了演出专题调研小组。演出期间,无论走到哪里,与官兵“打成一片”,不仅问卷调查,还通过唠家常等方式,多方位、多角度的深入交流,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每一场演出都做到了有依据、有组织、有方案,真正用心、用情、用力,不走过场,不作秀。二是拿出了广受欢迎的好作品,选派了好演员。结合边防环境、服务对象、地域文化、研究设计和调整节目,与演出设计内容无关的节目不演,质量不高的不上,真正做到主题鲜明、内容贴切,丰富多彩,演出不仅包含歌曲、舞蹈、器乐演奏,还有杂技、魔术、二人台、以及快板、呱嘴等特色节目。三是拿出了新时代的乌兰牧骑精神。就像乌兰牧骑“不漏掉一个蒙古包,不落下一个农牧民”的精神一样,本次慰问演出克服一切环境、交通等困难,尽可能去到每一座军营,每一个连队,每一个哨所。演员们不怕苦、不怕累、不求回报,把最真挚的情感融入节目里,体现在行动中。同时,还与来自军队医院、边境派出所等单位的志愿者一起送义诊,送服务,把党的二十大精神、民族政策法规、综合文化服务等送到了军营和农牧民群众的家门口。

一场影响深远的人生经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当问及演员们的最大感受时,他们除了感动,就是表示深刻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一路走来,演职人员们跨越了沙漠戈壁、雪原高山、草原森林,用脚步丈量了祖国北疆的边防线。这些边防哨所,有的极度缺水,有的无电无信号,有的冬季气温达零下40℃,有的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沙尘,还有的常年只有一人值守哨所,不仅要在许多极端天气下完成日常工作,还要随时准备好应对沙尘暴、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在这样的条件下,战士们坚定又挺拔的身姿,期待又不舍的眼神,长满老茧又充满力量的双手,让演职人员们无数次感动落泪。因此,演员们总是以最积极的状态和最饱满的热情为边防官兵送上醉精彩的节目和最温暖的祝福,赢得了官兵们最真诚的笑脸,最热烈的掌声,也收获了许多锦旗和感谢信。演员陶理说,“有一次在哨所演出时,我问一个零零后小士兵站岗时在想什么?他说,一开始想家想爸妈,时间长了就什么都不想了,眼前只有边境线。他说这话时由于在站岗不能转过来面对我,我望着他坚毅笔直的背影,内心感觉无比神圣,眼泪顿时夺眶而出。”演员金海说,“以前不理解战友情,每次听到为战友挡子弹之类的故事,感觉特别虚假矫情,但现在我完全理解了这份真情!”一路走来,不仅激发了演职人员们爱国爱党的情怀,还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进边防期间,演职人员们除了演出,还利用有限的时间和战士们一起体验生活,一起歌,一起舞,一起做饭,一起聊天,一幅幅感人的画面早已定格在大家的记忆里。所以,在再艰苦的环境里,大家没有一句怨言,在再困难的行程中也没有丝毫懈怠。演员高金山说,“面对一双双渴求的眼神和无比真诚热情的笑脸,我从来没有像现在一样觉得当演员是如此的幸福!我找到了当演员的价值感和存在感。以前觉得演员很辛苦,现在和他们一比根本算不了什么,以后我一定要让我儿子也来军营里感受和锻炼一下。”马头琴演员韩牟仁说,“以前觉得练琴很苦很累,但现在觉得练琴和演出都没那么辛苦,反而真的很快乐!”每次去边防都要走好多天,其实很多演职人员都有难言的“困难”:从始至终参与行程的梁斌,在整个活动中既是领队,指挥官,联络人,也是全体演职人员的大管家、勤务兵和主心骨,他不仅要保障演出顺利进行,还要保障大家的出行安全和人身安全。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就在最后一次出行时,他的母亲,爱人,孩子都在生病,家里没人照顾。演员金海的脚因做完手术肿痛难忍,每次演出时穿靴子都会疼出一身冷汗,但为了保持演员的良好形象,依旧咬牙坚持。基层群众是艺术创作的受益者,更是艺术作品的检验者,下基层是检验艺术作品的必经之路。演员菅倩说,“以前从没有过在开场时唱第一首歌的演出经历,现在我明白了如何顺接主持人的开场去营造良好的开场基调和氛围”。一名士兵在剧院发布的演出视频下留言说这是他最高兴的一天。演员娜日沙看到留言后特别感动,她说,“我明白了下基层演出的真正意义,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必须要经常下基层真正去感受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和需求,今后我们要多创作一些年轻士兵喜欢的歌曲。”

一幅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画卷“夏天演出时,士兵们总是把仅有的阴凉腾出来让给演员们,他们却坐在烈日炎炎之下。冬天演出时,士兵们自发凑钱买红糖熬成热乎乎的姜糖水,第一时间捧给冒着寒风和大雪来演出的演员们的手中。”有几十年工作经历的主持人旭日含着热泪讲述她在边防演出中遇到的无数个感人情景;演员王占昕在演出转场时不小心丢下了水杯,他怕给官兵们添麻烦没吱声。但是捡到水杯的士兵却驱车300多公里到旗里把水杯快递到了演员们即将到达的下一个站点;为了给士兵们带来欢乐,梁斌专门学了魔术教大家,走的时候还不忘把带去的道具全部留给士兵们用于排遣他们的寂寞;为了让士兵们一个不落的享受难得的放松时光,演员们替炊事员士兵做饭,等到饭做好了演出结束了,却坚决谢绝挽留,匆匆奔赴下一个演出点。包饺子,拔河,唠家常,面对面,膝促膝,手拉手,不需要话筒和任何演出设备,第一次见面却没有一点陌生和隔阂,总有唱不完的歌,说不完的话,每到这一时刻,没有军和民的差别,演出内容也显得不那么十分重要,只有浓浓的鱼水情让相聚的时间变得太短,士兵们列队送别时依依惜别,眼含热泪,真诚的邀约不绝于耳。跟随演出负责宣传工作的王小作对此深有感触,她说,“这一场场慰问演出更像是彼此输送温暖与力量,剧院的演职人员们送去的是文化艺术,是温暖;边防部队官兵们送给演职人员们的是强国有我的承诺与力量。”慰问演出活动进行中,有不少边防部队与内蒙古艺术剧院签订了长期战略性合作协议,剧院计划定期派出编创人员为边防部队进行文艺指导、创作并开展常态化帮扶工作。目前,已在二连浩特有关部队开展了第一次帮扶工作,有效解决了边防部队创作力量缺乏的难题。(郝绪荣  高静)

[责任编辑: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