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弘扬北疆文化 服务各族群众 内蒙古乌兰牧骑“学·创·演”新创作品展演启动

高举红旗跟党走,高唱赞歌为人民。11月20日,弘扬北疆文化 服务各族群众——全区乌兰牧骑“学·创·演”新创作品展演活动在呼和浩特市、兴安盟、巴彦淖尔市三地同时启动。

为全面展示乌兰牧骑“学·创·演”工作开展以来的新创作品和艺术成果,助力打造“北疆文化”品牌,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文旅厅和自治区文联共同主办的本次展演活动在全区开展。

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东古楼村,一场精彩的演出让村民击掌叫好。“带上真诚的祝福喜悦的心情,一路欢歌唱到北京……”振奋人心的歌词、欢快的节奏,赢得群众喝彩不断。演唱者是乌兰察布市凉城县乌兰牧骑队员苏勒亚其其格,走下舞台的她十分激动:“今天演出效果太好了,《一路欢歌到北京》是今年新创作的歌曲,看到老爷爷老奶奶给我鼓掌,和我一起唱,我太开心了,创作的动力更强了,我会努力创作出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作品。”

另一场精彩的演出在呼和浩特市乌兰牧骑剧场上演。歌舞《人民江山》、小品《学报告》、歌曲《心中的歌唱给党》、快板音乐剧《白二爷沙坝》等节目轮番上演,台下掌声、喝彩声不断。

情景剧《白二爷沙坝》让在场观众深受感动,这是一个真实故事改编的作品。和林格尔县乌兰牧骑副队长贾秋清说:“今年我们通过多次采风将这个治沙的故事编成情景剧,希望把和林格尔一代又一代人不畏艰辛,接续奋斗,将沙坝变绿洲的感人故事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推广出去。”

呼和浩特市昭乌达南路街道炼化社区工作人员徐丽莉说:“今天的演出非常接地气,乌兰牧骑的演员十分专业,在家门口能欣赏到这样精彩的演出特别开心。”

兴安盟科右中旗乌兰牧骑走进巴彦呼舒镇乌逊嘎查演出,鲜活生动的特色文艺节目赢得了现场农牧民群众的喜爱。演出结束后,队员们特地来到嘎查中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面对面为他们送去表演。

在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巴彦高勒镇城关村,人们听说乌兰牧骑要来表演,早早在广场上等候,伴随着悠扬的音乐,乌兰牧骑队员走上舞台翩翩起舞,原创舞蹈《追风的马》拉开演出序幕,男女声独唱、河套数来宝……精彩又接地气的表演轮番上阵,村民们高声喝彩。

“这次的节目都比较新颖,很有地方特色,希望乌兰牧骑常来表演。”村民王永玲高兴地说。

2022年,为了推进乌兰牧骑事业高质量发展,全区乌兰牧骑围绕学习培训、内容生产、演出服务三项内容启动了“学·创·演”工作。

在“学”上,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任务。截至目前,全区乌兰牧骑组织多形式、全覆盖的理论学习1800余次,强化了永葆忠诚、感恩奋进的政治自觉,忠于党、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理想信念更加牢固。

在“创”上,充分发挥乌兰牧骑扎根基层的创作优势,将规划创作、指导创作和自主创作结合起来,引导各乌兰牧骑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打造北疆文化品牌等重大主题进行创作。建立艺术指导员结对指导乌兰牧骑的工作机制,制定指导员结对指导工作手册,选派25名艺术指导员深入基层,指导乌兰牧骑创作,推动乌兰牧骑创演质量有效提升。2022年乌兰牧骑新创作品1142部,2023年截至目前,新创作品845部。新创作品中,本队队员原创作品超总数的80%以上。

在“演”上,通过有形有感有效的方式,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近300支乌兰牧骑服务小分队扎根基层、深入群众,以流动服务为主要方式,不畏艰辛、不惧风雨、勇担使命,深入农村牧区、偏远地区和公共文化服务相对薄弱地区,组织开展“送欢乐、送文明”基层服务活动,每年演出服务8000余场次,覆盖1800余嘎查村(社区),受益群众达50余万人。全区乌兰牧骑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以鲜活多样的文艺形式宣传党的理论、政策,丰富农牧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把党的声音与关怀送到了千家万户,送到了百姓身边。(记者  冯雪玉  马芳  高敏娜  薛来  图古斯毕力格  见习记者  孙柳)

[责任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