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乌审旗:“三分吸附法” 让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位于内蒙古最南端、毛乌素沙地腹部,近年来,随着乌审旗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信息化加速推进,旗域内各类矛盾纠纷日趋多元化,个别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问题日益凸显。

面对这样的形势和问题,为有效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乌审旗把基层治理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作为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重要抓手,于2021年年底创新推出以矛盾纠纷即知即调、分流分调、联管联调为主要内容的“三分吸附法”,分类排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更加精准有力防范化解社会矛盾,基本实现群众不上行、问题不出旗、矛盾不上交,信访群众吸附在当地、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的“三不两当地”目标。2022年,乌审旗获评“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

防止小矛盾引发大问题

11月8日,在乌审旗嘎鲁图镇萨拉乌素社区内,陆续有居民前来咨询或办理业务。记者注意到,在社区内的一面墙上,辖区内的小区被划分为12个网格,每个网格都清晰地标明了总户数、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及独居老人、低保户、学生等群体的数量。据萨拉乌素社区党总支书记、主任高春玲介绍,辖区现有居民4600余户,为了更好地服务居民,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社区将辖区内的小区、平房划分了12个网格,每个网格都有一名网格员,网格员对每户居民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遇到矛盾纠纷找网格员、遇到困难找网格员……高春玲告诉记者,每一名网格员都会经常上门走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实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如果居民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或纠纷时,也可以主动给网格员打电话寻求帮助。

萨拉乌素社区将辖区分为12个网格

高春玲说,社区作为居民开展群众性活动的“家园”,是凝聚“家人”的最基层阵地。对于各类问题,社区会定期召开会议,研判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并通过向社区“家人”讲清“法理”、讲透“道理”、讲明“情理”,推动小纠纷最多调一次,践行群众不上行、问题不出“家”、矛盾不上交,以及矛盾纠纷吸附在“家”、化解在“家”的“三不两当地”工作目标。

据了解,为更加精准有力防范化解社会矛盾,乌审旗推行“首接首办+网格调解+全员疏导”即知即调机制,结合“接诉即办”、常态化排查化解矛盾等工作,制定《信访事项首接首办责任制度》,坚持“来访必登、应录尽录”和“谁主管谁负责、谁接办谁负责”原则,由首次接待处理的部门及工作人员直接上手解决矛盾纠纷,确保各类小矛盾小纠纷即发生即化解,有效防止小矛盾引发大隐患。

同时,充分发挥“网格调解”作用,针对网格划分不科学“网眼”过大问题,将网格优化为429个,选聘网格员495名,配备手持终端、提高补贴标准,将工作补贴从每年3600元提高到6000元。推行网格员、调解员“两员融合”,实行“以案定补”。激励调动网格员常态化开展“访万家-直帮代”行动,2022年以来累计办理服务事项4.4万余件,收集群众诉求11060余条,推动98%的矛盾纠纷及时就地解决。

只进一扇门 解纷万家事

人民调解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和抓手,发挥着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在乌审旗人民法院人大代表调解室内,调解员纪永海正在对一起民间借贷纠纷进行诉前调解。最终,经过纪永海的耐心调解,两名当事人达成共识,握手言和。据了解,乌审旗人民法院于2021年6月成立了调解中心,积极探索建立诉前调解制度,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调解。从今年11月开始,调解室实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坐班调解,进一步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实质性化解。

一位居民正在咨询相关业务

据乌审旗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宁慧介绍,对于当事人来说,诉前调解是有一定好处的。有了纠纷,到法案立案、找法官解决,诉讼的程序较多,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和费用。一般而言,诉讼普通程序为六个月审限,简易程序三个月审限,疑难复杂或经上诉的案件时间会更长。而适用诉前调解期限为三十日,时间更短,能够更好满足当事人想尽快解决纠纷的要求。并且减少当事人来回奔波,节约当事人时间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免除当事人的诉讼负担,省心又省时,而且整个调解过程不收取任何费用。

据了解,乌审旗推行的“综治中心+吹哨分流+多元调解”分流分调机制,是围绕“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目标要求,实施综治中心提档升级工程,建成旗综治中心1个、苏木镇综治中心6个、嘎查村(社区)综治中心78个,构建了旗镇村三级“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真正实现了只进一扇门、解纷万家事。

同时,对每一件来信来访做出具体办理意见,能够当场解决的当即解决,对于属地不能解决的问题,采取“中心吹哨、部门报到”和“分流调处”的办法落实到具体调解团队或业务部门,实现“对口的人解决对等的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联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行网格、诉前、诉中、诉后“四线调解”,完善诉、警、检、专、访、“五调联动+下沉联动”工作体系,选聘25名专业调解员常态化坐班调解,形成合力攻坚的“大调解”工作格局,把工作重心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排查调处上来,努力做到“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推动更多矛盾纠纷在诉讼前端化解。

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调解员

据了解,乌审旗还推行“领导包案+联席会议+接访下访”联管联调机制,针对疑难复杂的矛盾纠纷,调动各方资源力量化解疑难案件,每一个案件要求必须做到彻底查清、彻底说清、彻底了解,必须做到政策、证据、结论三统一,有效杜绝“换一任领导再访一茬”现象。同时,建立旗、苏木镇两级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充分发挥联席会议综合协调、组织推动、督导落实等职能作用,推动各成员单位既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想方设法破解“钉子案”“骨头案”。建立旗镇两级领导常态接访约访下访机制,明确县级领导每月接访2次、下访2次。

调解员(中)正在进行诉前调解

自2000年开始,郝某某等信访人反映1997年在乌审召镇兴建封闭市场遗留问题,该信访事项涉及79户居民,年代久、范围广,部分信访人年老体迈、解决诉求愿望急切。2021年,乌审旗、镇两级政府通过落实领导包案等一系列举措,历时3个月攻坚,使这起20余年的信访积案得到有效化解。

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调解员;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调解组织。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探索,乌审旗的“三分吸附法”在防范化解社会矛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实现了信访办结率、满意率“双上升”和重复访、信访总量“双下降”,基本实现了群众不上行、问题不出旗、矛盾不上交,信访群众吸附在当地、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的“三不两当地”目标。

2023年,乌审旗本级受理初信初访46件,较2021年同比下降38%,重复访增量实现当年动态清零;久拖未决的信访积案由2022年年初的21件减少到目前的4件,化解率为80%;全旗98%以上的矛盾纠纷都能实现“三不两当地”。文•摄影/草原全媒•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郑慧英

[责任编辑:孙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