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刻瓷:瓷器上的“刺绣”艺术


刻瓷作品《骏马奔腾》。

刻瓷作品《事事顺意》。

刻瓷作品《花开富贵》。

刻瓷作品《雪乡》。□文/图  本报记者  高瑞锋

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城刻瓷是呼和浩特市传统手工技艺,具有200多年的历史。刻瓷是集绘画、书法、刻镂于一身,集笔、墨、色、刀为一体的传统艺术,被形象地称为瓷器上的“刺绣”艺术。

作为青城刻瓷的非遗传承人,今年54岁的王建永一直致力于刻瓷技艺的发展、传承,多年来孜孜以求,诲人不倦。

缘起秦汉  不断发展

王建永说,我国秦汉时,便有剥凿瓷釉的方法,称为“剥玉”。从魏晋开始,随着陶瓷业的发展,大量精美瓷器出现,帝王、官宦和一些文人墨客在玩赏瓷器之余,很想把咏诗题文的墨迹留存于其上,以便永久保存,于是当时的艺人们便在施釉前的瓷坯上,用直刀单线刻出诗文书画的轮廓,这便形成了最初的瓷刻。宋代定窑瓷器的装饰,就是在瓷坯上刻出花纹后施釉烧制的典型代表,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

真正的刻瓷是从清初开始的。据记载,清初,在民间开始有了专门从事刻瓷的行当,但大多以平刻为主,点线构图等艺术表现力显得单调、平实,并没有引起太多注意。一直到了乾隆后期,由于经济的繁荣,朝廷特意在皇宫中设置了造办处,专门制造宫廷使用的工艺品。由于当时社会各阶层的推崇,镌刻书法艺术有了进一步发展,甚至已有人能用刀在瓷板或其他器皿上雕刻山水、花鸟、草虫等,且栩栩如生。这个时期,刻瓷真正发展成为了一门新的瓷器装饰艺术。

在上世纪初,刻瓷在中原地区流传甚广,尽管艺术水准参差不齐,但很多民间艺人都掌握着这套瓷上雕刻的本领。后来,因为战乱,这门技艺逐渐失传。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刻瓷艺术得到较大的发展。随着对外交流的逐年扩大,刻瓷艺术更是名扬海内外。刻瓷盘常常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或作为重要外交场所的礼品。

造诣深厚  技艺精湛

青城刻瓷在数百年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刀法粗犷豪放、刻层较深、色彩浓烈的特点。传统的青城瓷刻工艺品只有黑白两色,自从低温釉染工艺出现后,工匠们逐渐探索出刻瓷彩绘、刻瓷影雕、瓷刻镶嵌金属和螺钿等复杂工艺。

王建永说,刻瓷是从皇宫走到民间的一个绝活,技艺流程十分讲究,由选瓷、打稿、雕刻、勾描轮廓颜色、研磨、着色、封瓷等工序构成,并综合运用钻刀法、双勾法、刮刀法等多种刀法,表现画面的明暗、远近等透视效果,从而达到既有“金石趣”又有“笔墨韵”的意境。

俗语称,“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王建永说,“要想把瓷刻艺术做到极致,不仅要有扎实的工笔画功底,还要在书法上有造诣。刻瓷不像绘画一样可以修改,而要讲究耐心、眼力、精力、手力精妙配合,多一分瓷盘碎裂,少一分没有效果。”如今,王建永的手因为长期拿刻刀长满了老茧。

经过长期探索,王建永借鉴不同风格的绘画技法,拓展刻瓷的艺术表现形式,创作了刻瓷作品《釉雕伟人肖像系列》。每一件刻瓷作品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在表现形式上吸收了人物绣像的手法和传统的铁线描、浅绛渲染的艺术处理手法,强调了线的节奏与韵律,积点成线,疏密有序,使线条显得古拙质朴、苍劲有力。面部根据层次要求施于柔和过渡渐变的点彩后,产生国画渲染的效果,增强了立体感。

2015年9月,王建永创作的釉雕作品《齐白石肖像》在首届内蒙古自治区工艺美术品展示会暨第二届内蒙古自治区工艺美术品“飞马奖”评选活动中,获得最佳创意奖。

用心传承  留住历史

“人在手艺在,人不在手艺就没了。”王建永说,每个刻瓷作品不管大小,都是纯手工技艺,件件都是孤品,不可复制。

近年来,我区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将青城刻瓷技艺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建永成了这项非遗技艺的传承人。

成为刻瓷传承人后,他一直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将刻瓷这门手艺传授给更多的年轻人。

2007年,王建永创办了一家培训中心,主要进行刻瓷等传统手工艺术品的开发、创新和研究。几年来,培训中心培养了大批热爱传统手工艺术的人才;走进校园和社区传播传统技艺,也成为王建永平日里投入时间和精力最多的事情。

刻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还能让学生快乐地学会动脑与动手,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及做好精细动作的能力。一件件作品的形成使学生们有了成就感和责任心,上课听讲更加专注、作业考试更加细心、克服困难更有耐心。

“我想带动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刻瓷、热爱刻瓷,把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王建永说,一定要让刻瓷技艺更好地传承下去,因为留住刻瓷技艺就是留住历史,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责任编辑:段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