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特别报道】经济往上走 水耗向下降——内蒙古锚定高质量发展做活“水文章”

10月10日,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北总干渠进水闸开闸放水,标志着河套灌区秋浇灌溉工作全面展开。2023年河套灌区计划秋浇灌溉面积500万亩左右,耗水量控制在10.051亿立方米以内,各旗县区农业直口引黄水量控制在6.9068亿立方米以内,用水定额控制在(100-120)立方米/亩。

内蒙古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工程性缺水和资源性缺水问题并存,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持续保持高质量发展,节水成为必须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发展是硬道理,节约是大战略。2019年9月18日召开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

近年来,内蒙古坚持“四水四定”,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2022年,内蒙古GDP2.3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2%,万元GDP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8.9%,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3%,以高效率用水保障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经济往上走、水耗向下降的高质高效发展之路。

科学节水严控总量,农业致力节水增效

10月下旬,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新安镇树林子村2.2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区,除了成片平整的高标准农田,最引人关注的就是一个巨大的澄清池。黄河水在这里澄清后,经过3次过滤,与储罐里的液体肥料按照一定配比混合后,通过高压泵和管道把水和肥一起输送到农田里,再通过滴灌系统将水送达作物根部。黄河水澄清滴灌水肥一体化项目比大水漫灌省水50%、省肥30%,亩产增加300斤。

该项目2022年开始推广时,农户们还认为这是瞎胡闹,一个种植季下来,滴灌种植的玉米收成比漫灌的高出一大截。2023年,“老把式”们接受了这种新的灌溉种植方法。

农业灌溉是用水大户,也是节水潜力较大的领域,近年来,内蒙古大力推进深度节水控水工作,通过灌区及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持续抓好农业用水管理等措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不断提高。

2022年,内蒙古及时分解下达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资金7428万元,重点用于黄河流域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同时兼顾其他流域面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推进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任务面积473万亩,建成自治区农业灌溉地下水“以电折水”计量平台,联合蒙东、蒙西电力公司开展农业灌溉用电户号摸排工作,督促各地对“一井一系数”开展率定工作。河套、镫口2座大型灌区和三湖河、花木兰、济沁河、红星4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改善灌溉面积120.05万亩,新增节水能力5957万立方米。

2023年,内蒙古水资源管控再升级,年计划用水控制在196.3亿立方米之内,黄河流域用水控制在92亿立方米之内。开展年度地下水水量、水位“双控”评估考核,推行“智能化监管、网格化落责”;全面推行水资源论证区域评估及取水许可告知承诺制,2023年将完成中小型灌溉工程项目和农村供水工程千吨(万人)以下项目取用水整改工作和全区取水口专项整治任务;实现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以上的工业和服务业单位计划用水管理全覆盖,从严叫停节水评价审查不通过的项目;以黄河流域、西辽河流域为重点,严控农业用水总量;全面建立农业节水四项机制,年底前全面完成大中型灌区定价。

水权转让努力破题,工业做好节水减排

内蒙古黄河流域面积15.19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19.1%,覆盖全区7个盟市、40个旗县区。

该区域资源能源富集,城镇产业集中,贡献全区75%的工业增加值、71%的财政收入和66%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内蒙古工业重点承载区、粮食主产区、文化遗产富集区和经济主要增长极。

然而,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无水可用、农业大水漫灌等用水矛盾在内蒙古沿黄多地逐渐显现。

2003年4月开始,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按照“节水、压超、转让、增效”的思路,应用水权、水市场理论,在内蒙古黄河南岸自流灌区启动水权转让试点工作。

10余年间,通过盟市内水权转让建设,一部分工业项目解决了用水问题。然而水还是不够用,仅鄂尔多斯市因无水指标而无法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就有300余个,需水达5亿立方米左右。

2013年,内蒙古正式启动了内蒙古自治区盟市间水权转让试点工作,选择灌溉水利用系数不高的河套灌区作为跨盟市水权转让试点,规划通过在河套灌区实施三期节水改造工程,实现向其他盟市转让水权3.6亿立方米,进一步推进水资源在更大空间范围节约集约利用。

2014年,内蒙古成立了水权收储转让中心,搭建了全国第一家省级水权交易平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逐步引导水权转让由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

2020年,内蒙古探索建立了“转让方属地政府闲置水指标认定、转让方属地政府闲置水指标收储、自治区水利厅协调确认交易方式、交易双方属地政府签约、国家级交易平台备案鉴证、受让方地方政府二次配置”一套全新的水权交易模式,从巴彦淖尔市向乌海市和阿拉善盟共转让1300万立方米水指标。

在不影响农业灌溉的前提下,通过水权转让节水工程建设,内蒙古引黄耗水量逐年下降,灌溉用水效率大幅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比例由最初的93%下降到83%,用水结构更为合理。鄂尔多斯南岸灌区年引黄耗水量从实施水权转让前的4.1亿立方米降为近几年的2亿立方米左右;河套灌区年引黄耗水量从本世纪初的53亿立方米降为近几年的40亿立方米左右,超用分水指标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以前,一亩地用多少水、交多少钱,农民不知道,乡镇也不知道。现在成立了水务合作社,确定水权水价后,农民用水台账明晰,实现了明明白白交钱、安安心心用水。”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东新水务灌溉合作社理事长陈小军介绍。

2023年以来,巴彦淖尔市选定磴口县渡口镇大滩渠灌域作为水权交易试点,充分发挥水权市场的调节作用,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截至目前,试点片区已实现节水331万立方米,并通过农户间水权交易的方式取得收益40万元。

截至目前,内蒙古共转让黄河水量4.43亿立方米;黄河流域内22个旗县建成县域节水型社会,建成率52.4%;为19个节水技改项目安排节水改造资金5300万元,节水851万立方米。

在内蒙古裕兴矿业有限公司绿色矿山建设展厅内,一座展示连采连充开采工艺的沙盘引人注目。“在保水采煤方面,我们采用了短壁联采密实充填采煤技术,这项技术能让煤层顶板不垮落、不下沉,有效控制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不仅不会破坏地下含水层,而且有效管控矿井疏干水量,保水效果显著。”裕兴煤矿党总支副书记吴秀强说。

过去由于诸多历史原因,鄂托克旗存在地下水过度开采、地下含水层被破坏、地下水水位逐年下降等问题。2022年4月以来,鄂托克旗建成棋盘井地区以黄河水和矿井疏干水为双水源的统一供水工程,建设矿井疏干水深度处理和黄河水处理两套处理系统及50公里配水管网,推进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2022年,鄂托克旗减少地下水取用485万立方米。2023年第一季度,鄂托克旗超采区水位同比回升3.43米。

“厂里一部分中水也回用于发电,水资源循环使用节水又高效。”金山热电厂运行部主管刘瑞奇说。作为国家重点能源保供项目和自治区民生领域重点工程,呼和浩特市土左旗金山热电厂坚持绿色发展,已经实现废水零排放。

在全区组织开展节水型工业园区创建工作,全面提升工业园区用水效率,进一步推进内蒙古工业绿色化高质量发展,《内蒙古自治区节水型工业园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试行)》2022年印发。按照计划,力争到2025年,内蒙古工业用水效率和效益明显提升,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20年下降13%,创建一批技术工艺装备先进、节水基础设施完善、节水效果显著的工业园区。

鼓励用好非常规水源,城镇全力节水降损

非常规水源包括雨水、再生水(城市污水、废水经净化处理后达到国家标准、能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非饮用水)、海水、空中水、矿井水、苦咸水等,这些水源的特点是经过处理后可以再生利用。

在严格控制总量指标、严控新增取水许可审批的前提下,内蒙古想方设法开源节流,深入开展节水型城市建设,加强非常规水源开发利用管理,把非常规水源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

“我们学校的绿化面积是32万平方米,每年的绿化用水大概是85万吨。用了再生水以后,每年可节约水费约130万元。”内蒙古财经大学水电科科长王晖介绍。

鄂尔多斯市将煤矿疏干水纳入日常水资源管理范畴,并成为主要工业供水水源之一。

2022年,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入选全国首批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

截至2022年末,内蒙古建成节水型企业15家、节水标杆企业9家;全区县域节水型社会建成率达到71%。

8月23日,随着内蒙古首笔“节水贷”落地,内蒙古金融支持节水工作也展开新的一页。

持续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内蒙古将节水工作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处处“节流”,处处“开源”,不断探索资源节约集约经济高质高效发展新路径。(记者  张慧玲)

[责任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