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杭州亚残运会|背对赛场的人

新华社杭州10月25日电(记者张博宇)在杭州亚残运会硬地滚球赛场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始终背对赛场,却跟运动员一同左右着场上的局面;他们无须掷球,手上却不能误差分毫;他们不是裁判员,却是场上不可或缺的一员。

何丽萍(左一)背对赛场,与杨贝贝(左二)等待发球。新华社记者张博宇摄

37岁的何丽萍就是其中之一,她是BC3级运动员杨贝贝的竞赛辅助人员。在25日的女子个人BC3决赛上,她们获得了一枚宝贵的金牌。

硬地滚球是最具包容性的残疾人运动之一,专门为脑瘫患者、严重躯体功能障碍的运动员而设立。其根据运动员残疾程度分为4个级别,杨贝贝属于其中较重的级别,无法独立掷球,因此需要轨道器械和竞赛辅助人员的帮助。

赛场上,按照竞赛规则,何丽萍要始终保持背对赛场。杨贝贝决定好出球的方式后,何丽萍要按照她的要求调整好轨道的方向、长度、高度,再将球放在杨贝贝指定的轨道位置上,辅助杨贝贝完成最后的出球。

一局比赛结束后,何丽萍捡回皮球。新华社记者张博宇摄

一把小板凳、三截轨道器材、6枚彩色投掷球,就是何丽萍在比赛中所用的工具,她需要用心地听杨贝贝的指令,有时杨贝贝无法很快地表达清楚,她还要仔细观察贝贝的动作和表情,以保证“如臂使指”。

“三年相伴,我们已经有了很深的默契度,有时只看表情也能明白她的意思。”何丽萍说。

2020年,机缘巧合之下,她走进体育场,站在了杨贝贝的身边。

“见到贝贝之前,我根本想象不到,说话吃力、肢体难以控制,要怎样才能参与体育运动。”何丽萍回忆说,“这一定是一个很聪明的女孩吧。”

何丽萍与杨贝贝领取金牌。杨乐摄。

如她所想,相伴日久,她发现杨贝贝是一个开朗、聪慧的女孩。朝夕相伴下,两个人的默契度迅速提升。她们不仅在场上并肩作战,日常生活也基本在一起。杨贝贝行动不便,何丽萍还担负起一些照顾她饮食起居的责任。

在何丽萍的心里,她有两个孩子,一个是自己4岁的女儿,另一个就是常伴身边的贝贝。“有时备赛紧张,会有些想家,惦念孩子,但是跟贝贝在一起,去冲击荣誉,心里也会感觉很满足。”何丽萍说。

由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主持编纂的《助残志愿服务蓝皮书:中国助残志愿服务发展报告(2022)》显示,中国助残志愿者已经发展到3744.3万人。

获得金牌后,何丽萍与杨贝贝兴奋拥抱。新华社记者张博宇摄

“因为硬地滚球这项运动,我与贝贝结缘,我也看到了许多残障人士加入了体育事业,人生有了更多的可能。”何丽萍说,“希望这项运动不仅能够给他们带去乐趣,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康复。”

在获得金牌后,何丽萍和杨贝贝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她说,她期待着,陪着杨贝贝,一步一步冲向更高的领奖台。


[责任编辑:赛音毕力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