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沿着黄河遇见海丨百年小渔村的幸福生活

东依山梁、西邻黄河,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郝家窑村是一座有着百年历史的村落。清光绪年间,郝氏兄弟两人由山西河曲迁此筑窑为屋,以姓氏命名为郝家窑村。曾经,因为地理地势、自然灾害等多种原因,村民的生活贫困不堪。如今,郝家窑村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和葡萄、红辣椒等特色产品,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远近闻名、富饶宜居的新农村。

10月中旬,记者走进郝家窑村郝家夭蔬菜基地专业合作社,一排排苹果树枝繁叶茂,一个个饱满成熟、红彤彤的苹果挂在枝头。咬上一口,肉质清脆,满嘴都是香甜。等再过几天出霜后,苹果的甜度就会爆表,也是采摘苹果的最佳时间。

海红果成熟了

看到记者到来,正忙着采摘海红果的合作社负责人刘有有停下手中的活儿,带着记者参观他的采摘园。刘有有说,目前采摘园占地100亩,先后种植了十几个品种的水果。每年从6月底大杏成熟开始,就会吸引大批游客前来采摘,紧接着就是李子、123果子、葡萄等水果,到现在的苹果、海红果等,一直持续到11月底。由于当地有着得天独厚的小气候,昼夜温差大,种出的水果口感特别好,老顾客也比较多。

刘有有介绍采摘园情况

刘有有说,以前自己家种植的葡萄、苹果等都是老品种,一斤才卖两三块钱。2006年,他去辽宁考察时,发现当地的红提葡萄一斤能卖到10多块钱。他就从当地订购了一些苗木,准备回家乡种植新品种。当年,他承包了村委会50多亩土地,开始尝试种植新品种。2008年成立合作社后,种植面积扩大到100亩,种植的水果种类也不断增加,逐渐发展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采摘园,每年收入能达到50多万元。现在,采摘园里还建起了民宿,游客可以采摘,也可以住宿,尽情享受田园生活。

郝家窑村总面积9.87平方公里,现有耕地2760亩。辖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96户,总人口1080人。之前,郝家窑村还是一个贫困村,特色产品无人问津,村民收入微薄。为了改变现状,郝家窑村积极响应政策号召,通过招商引资在村里建成了一家国家4A级神泉生态旅游景区和一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通过景区的带动,让郝家窑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地有名的红辣椒

郝家窑村葡萄种植历史久远,目前全村特色葡萄种植面积达3000多亩,打造成具有地域特色的“葡萄架下的农家乐”,葡萄价格由每斤2元增加到每斤10元,农户收入显著增加,庭院经济发展效果明显。

同时,郝家窑村大力发展农家乐餐饮和乡村观光休闲产业,目前全村有农家乐餐饮店33家。直接受益农户300余户,年创收700多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已突破2.50万元。

在紧临路边的一家农家乐院里,老板任秀清将已经摘好的葡萄一一修剪后装箱,等着老顾客过来取走。院子里挂着一串串鲜红的辣椒,等到晒干后将其磨成辣椒面,又是制作炖鱼的上好调料。

30多年前,任秀清嫁到郝家窑村,那时靠种地一年收入也就三四万元。2008年,随着当地开始发展旅游产业,任秀清看到了商机,开起了农家乐。当时村里的农家乐只有七八家,再加上自家的地理位置也好,农家乐开业后便吸引了许多人光顾。

记者对郝家窑村发展情况进行采访

任秀清最拿手的就是托县炖鱼,从小吃鱼长大的她很早就跟着母亲学会了炖鱼的方法,后来一边做一边琢磨,手艺越来越好。用新鲜的黄河鲤鱼,再配上自家种植的托县辣椒,任秀清制做出来的鱼肉质鲜嫩、肥而不腻、香而不辣,口感极佳。凭借着精湛的厨艺,在2018年县里举办开河鱼节大赛中,任秀清制作的托县炖鱼获得一等奖。

只要用心、认真,任何事情都能做好。慢慢地,任秀清的厨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她的农家乐游客一年比一年多,回头客也多了起来。如今靠着农家乐和葡萄采摘,一年下来,任秀清的收入能达到30多万元。

“现在的生活变化太大了,这要是放在以前,根本都不敢想。”任秀清感慨道,收入提高了,他们一家四口就有三辆小汽车,生活很幸福。

通过大力发展葡萄采摘、农家乐接待、农业观光、休闲娱乐等旅游产业,如今的郝家窑村已经打造成了沿黄休闲观光经济带上最具影响力的民俗旅游村,2017年被农业部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20年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文•摄影/草原全媒•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郑慧英 樊文礼 张圆 蒙古乐

[责任编辑:章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