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北疆新实践|解锁“颜值”与“价值”并存的绿色矿山

初秋晨曦,一声嘹亮的鸡鸣唤醒了沉睡中的纳源煤矿。太阳升起,这座曾经因煤炭开采而满目疮痍的矿山,如今却长满了红彤彤的枣子、绿茵茵的果树。

“曾经我们这儿是一片荒芜的矿山,一到雨天,路上泥泞不堪,无法行走。如今,我们在矿山上种满了各种果树,一到秋天,红红绿绿的,别说有多好看啦。”巴音孟克纳源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员工吕瑞雪笑着说。

按照“谁开采、谁治理,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治理”原则,巴音孟克纳源煤矿有限责任公司成为了绿色矿山建设的责任主体。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委政府的指导下,纳源煤矿围绕“建绿色矿山,还山川秀丽”的核心理念,对部分露天煤矿进行了回填复垦处理。目前该矿区已完成复垦绿化1600公顷,其中通过验收的复垦面积达1360公顷。

纳源煤矿在复垦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土地肥力差,不适合大部分植物生长,传统绿色煤矿的生态农田模式成本高、难度大,短时间内无法复刻。因此,如何让贫瘠的土地再次变得肥沃,成为了纳源煤矿矿山复垦的“拦路虎”。

以树养地,以树育肥,是东胜区委政府为纳源煤矿复垦开出来的“妙方”。纳源煤矿的总工程师刘玉文和他的团队在政府委派的技术顾问带领考察下发现,红枣等果树的成长周期长,对土壤的肥力需求较传统农作物低,并具有极强的耐寒、耐旱、耐高温等特性,非常适合种植在复垦区的沙地上。

将好的想法付诸实际,才能获得累累硕果。从2021年至今,纳源煤矿在复垦区打造出了近3500亩的果树基地。春日里,杏花烂漫;夏风中,绿叶摇曳;秋日里,红枣喜人。果树的种植,为这片曾经光秃秃的矿山披上了“红装”又挂上了“绿绦”。

“三年来,我们在复垦区种植了近2200亩的枣树,在我们的精心养护下,枣树的平均成活率达到了95%,可以说,这片枣林已经在我们纳源煤矿的矿山上扎了根、安了家。”巴音孟克纳源煤矿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刘玉文对记者说。

红彤彤的枣子,黄澄澄的沙棘,不仅为矿山添了一抹颜色,也为员工和周边的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每到秋收时节,纳源煤矿就会组织员工和附近村民进行收获作业,助力周边乡村村民创收,而收获回来的作物,企业会进行包装再加工,以企业福利分发给员工。

纳源煤矿的矿山变“枣林”仅是东胜区推进矿山绿化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依据国家绿色矿山建设评价指标,东胜区结合矿业开发实际,编制《东胜区绿色矿山建设规划(2018—2025年)》,明确了绿色矿山规划目标、建设任务、年度实施计划,从组织领导、部门分工、监督管理、政策扶持、技术支撑等方面强化落实,指导和规范矿山企业开展绿色矿山建设,挖一块煤田、还一片绿水青山,持续厚植生态成色,绘就绿色舒展画卷。

如今,“颜值”与“价值”并存的绿色矿山在东胜区越来越多。民达煤矿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纳源煤矿的万亩沙棘千亩枣园示范区、前进煤矿与腾远煤矿的“风光”新能源基地……在东胜区29家需进行绿色矿山建设的煤矿中,22家已创建为自治区级绿色矿山,创建率达到76%,其中3家煤矿已提升为国家级绿色矿山。

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记者:王玉琢 郝雪莲 毛锴彦 布音额尼尔乐 张慧玲 呼布琴

东胜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孙云霞 刘越 乔宝宁 张睿博

[责任编辑:温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