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沿着黄河遇见海丨张勇:用黄河红泥捏出乌海往昔

张勇捏的黄河泥娃有着独特的韵味,未经染色打磨的红胶泥透着质朴的年代感,配上憨态可掬的人物表现的生活场景,瞬间将人们拉回几十年前的历史记忆,四五十岁的乌海人,尤其会有深刻的触动。

在她工作室摆放的一个孩童摘葡萄的作品里,穿着粗布衣服的孩童,爬上墙头采摘从院里蔓延而出的串串葡萄,丰收的快乐就洋溢在孩童的脸上。这大概是很多70后乌海人的集体记忆:老院子、秋天酸甜可口的葡萄和久违的玩伴儿。

张勇在“泥趣”工作室

张勇告诉记者,黄河泥洼的材料为黄河红胶泥,不加任何辅助原料,通过打碎、晾晒、过筛、泡制、摔打、揉捏等完成精细的炼泥过程。泥娃的创作较为复杂,除了需要绘画、美工、雕塑知识,还需要用到几何、力学原理,经过构思设计,作品才能一气呵成。

从黄河岸边五公里范围内取来的沉泥,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沉淀和暴晒和千锤百炼的摔打,才能成为制作泥塑的原料。黄河泥塑没有骨架而且里面是空心的,所以对练泥的技艺较高。张勇通过多年的实践,逐渐掌握了娴熟的技艺。

野外采泥

烧制过后的泥娃颜色红润、轻巧结实,尺寸十二公分左右。其线条粗犷、形态各异,人物肢体语言丰富,表情夸张且生动活泼,情趣盎然,惟妙惟肖。千姿百态的泥娃栩栩如生,定格的每个瞬间就像相机抓拍一样,原汁原味贴近生活,富有极强的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

张勇的“风气黄河”、“我家就在岸边住”等系列的黄河泥洼,以黄河岸边人物和历史记忆为主题,凭借独特的感情色彩,将丰厚的黄河泥注入灵性,记录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居住在黄河岸边孩子们的生活场景、童趣游戏和街巷市井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张勇是乌海市乌达区人,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黄河边长大的孩子,她心目中的黄河文化就像一座富矿。“小时候,没啥玩具,那会儿,捏个泥人都能当个宝贝玩很久。”回忆起童年,今年51岁的张勇记忆犹新。作为泥塑匠家的孩子,张勇小时候并不缺泥人“伙伴”。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的陶艺作品,被父亲沾满泥土的双手“捏”了出来,儿时的张勇就将泥塑当成了自己的爱好。

居住在黄河几字湾的乌海人以黄河为傲,继承了父辈工匠精神的张勇,自幼喜欢泥塑,大学学习美术专业的她,也逐渐将黄河的红胶泥,揉进了自己的艺术创作中。随着阅历的增长,她越来越觉得自己有责任有义务寻找打造“母亲河之路”文化符号,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具象化,成为地区特有的文化符号。

2000年以来,张勇多方学习泥塑技艺。在岁月的积淀下,张勇的泥人技艺不断精进。期间,她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赵恩民的“塑空”绝技,改变了传统泥塑一旦成型不可改变的特点,重量上较传统泥塑减重约75%。其头部可以灵活转动和互换,随意搭配出不同的人物关系和场景。

在乌达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工作的张勇,现在可是不折不扣的乌达地区特色名片形象代言人。近几年,她创作出《年画娃娃》、《草原英雄小姐妹》、《岩羊宝宝》、《宇航员》、《排排坐》、《跳高高》、《我背你》、《听故事》、《童趣》、《我是小小飞行员》、《好朋友》等百十余组作品。其作品以温馨的视角,真情讲述居住在黄河岸边的百姓的鲜活故事,展现故事背后的思想力量和人文精神。

张勇的作品

惟妙惟肖

精雕细琢

其中,《玩耍归来》《童趣》《小伙伴》等作品,代表乌海市亮相第十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2023年7月,作品《葡萄熟了》《撸起袖子加油干》等作品代表乌海市亮相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张勇还创办了“泥趣”工作室,开设了泥塑课堂,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让孩子们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张勇认为自己有责任有义务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通过整理挖掘将其过渡为新时代的文化传承,推广到孩子当中,启发孩子对本土文化的认识,使黄河泥娃做为地区特有的文化符号可以宣传,可以展览,可以作为影像史料资料留存下来,传承下去。

制作黄河泥娃

传授泥塑技艺

2023年,泥塑成为乌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使泥塑这一项目继续传承,乌达区逐步加强泥塑进社区、进学校、进景区工作,深化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使泥塑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焕发出勃勃生机。

小泥人捏出大乾坤。张勇用黄河泥娃把乡愁和记忆像种子一样播种在黄河岸畔,播撒在人们的心田,留住了“乡愁”,积淀了文化。一个个小小的泥塑,捏出了波澜壮阔的黄河文化、乌海之美,也捏出了和泥土相伴相融、休戚与共的文化传承。(文·摄影/草原全媒·内蒙古新闻网首席记者 查娜 记者 张圆 蒙古乐 樊文礼)

[责任编辑:章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