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沿着黄河遇见海丨在包头金街走一走,感受古意、诗意、烟火气……

包头金街

街景古色古韵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位于包头市东河区的包头金街便热闹起来。古色古韵的街景、绚丽璀璨的灯光,独具特色的小吃店、传承百年的非遗店铺……包头金街凭借浓浓的人间烟火气和各类文化活动,让这里成了网红打卡地。

今年3月,在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中,包头市东河区乔家金街榜上有名。为了擦亮这块金字招牌,全面释放消费活力,包头市东河区下大功夫对金街项目进行升级改造。8月5日,在万众瞩目和期待中,具有百年历史的晋商古街包头乔家金街迎来美丽蝶变,“包头金街”正式开街,特色街区面貌焕然一新。

包头金街一角

包头金街项目是由东河区文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建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联合运营的包头市重点项目,占地面积94亩,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呈“一轴两街三核”的空间布局,包含22栋独立建筑和T字形新建商业街区,以老包头商贸文化为载体,以场景运营为抓手,集特色餐饮、精品零售、互动娱乐、文创体验和夜游表演于一体,将与包头福巷、大水卜洞、妙法禅寺、财神庙广场等地共同组成“黄金消费区”,成为东河区文旅产业的“新名片”。

天色渐暗,漫步在包头金街,游人可以品尝到各种特色美食,观赏传承悠久历史的古韵建筑,还可以挑选一套精美服饰,在金街留下最美瞬间。

沿着古街往前走,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甜香味,原来这个味道是从一个糖画小摊传来的,几名游客正围在一旁观看。糖画艺人熬制着糖汁,待糖汁可以出丝时,便用勺子舀起糖浆,以勺作笔,以铝板为纸,专心绘制。不一会儿,栩栩如生的糖画便呈现出来,晶莹剔透。

糖画技艺

这名糖画艺人名叫李部,10岁那年从河南来到包头,便一直生活在这座城市。自从跟着亲戚学会糖画技艺以来,一直从事这项工作,40多年来,李部不断钻研,800多种造型在他的手中都能信手拈来。受李部的影响,他的儿子也学会了糖画技艺。“如今,糖画艺人越来越少,我希望能把这项技艺传承下去。”李部说。

城市烟火气,最浓是老街。包头金街不仅有着独特的美食文化,更重要的是有着不可复制的美景和非遗文创产品,还有剪纸、六合枕等多家非遗商铺,老包头风情一览无余。

在一家非遗商铺里,图案鲜艳的六合枕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店主温永华就是一位六合枕手工艺人。温永华的祖上张杨氏从官宦人家学会了六合枕的制作技艺,并把这门技艺传给后代。时至今日,第四代传人温永华继承祖业。

制作精美的六合枕

记者看到,店铺里摆放着的六合枕有正方形的、有长方形的,大大小小堆放在一起,光彩绚丽。“可别觉得这些枕头制作起来简单,每个枕头都是经过36道缝制工艺手工缝制而成,针脚大小、间距都要一样。根据六合枕的形状不同,缝制的针数也不相同,一般制作一个六合枕至少要缝制2000多针,最多时需要缝制8000多针,一般缝制一个六合枕需要三四天才能完成。”温永华介绍。

六合枕又称六孔镂空花枕,六合枕制作技艺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由于它独特美观的造型和实用与观赏为一体的多功能用途,被不断传承下来,深得老百姓的喜爱。

“过去做好了等人买,现在是人们找过来买我们的产品,还可以进行定制,市场需求比较大。”温永华说,如今,包头金街的繁华也让她的六合枕得到了推广。同时,她还是妇女居家灵活就业的带头人。在她的带动下,许多妇女加入了缝制六合枕的行列,不仅能学会缝制六合枕的技艺,坐在家里也可以就业,增加一份收入。

包头金街自开业以来,目前已经累计接待游客165万人次,凭借“人间烟火气”让各地游客纷纷“种草”,正在成为新包头的文化顶流。

文•摄影/草原全媒•内蒙古新闻网记者 郑慧英 樊文礼 张圆 蒙古乐

[责任编辑:章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