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知史勿忘国殇 铭志振兴中华

记忆从未褪色,历史仍有回响。时钟拨回1931年9月18日,斑驳生锈而满目疮痍的历史影像如同吉光片羽,勾勒一个古老国度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缓缓沉没的轮廓。

92年前的隆隆炮声犹在耳畔,南满铁路柳条湖段上传来一声爆炸,几个小时后,日本侵略者悍然炸毁铁轨、炮轰军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点燃了长达14年的侵华战火。“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迅速组织抗日力量,进而发展成为东北抗日联军,14年间,共歼灭日军17万余人、伪军5万余人、牵制日军兵力达76万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

青史如同明镜,足以明鉴现实。历史无疑是沉重的,战争无疑是惨痛的,但面对耀武扬威的侵略者,中华民族没有屈服颓败,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英勇奋斗,写出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篇章。以理想信念为基,凝聚奋进的动力。辽宁盘山的王铁汉,铤而走险,打出这片热土上反抗的第一枪;饥肠辘辘的杨靖宇,昼夜不停,打响这片热土上奋战的无数枪;宁死不屈的赵一曼,红枪白马,打亮这片热土上忠贞的巾帼枪。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数万名将士血染疆场,百余名干部为国捐躯,他们眼中,有了血性的生命,他们身上,有了饱满的灵魂,他们心中,有了屹立的民族精神。正是如此保家卫国,不屈不挠的民族血脉,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早已化作中华民族的生命图腾。

百年风云且翻涌,革命自有后来人。热血流入民族的脊梁,民族的脊梁撑起中国的发展。在革命建设年代,于敏、王淦昌等无数青年为国防安全“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和平年代,陈祥榕、王佛军等无数战士“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神舟”上天、“天和”升空、“北斗”组网、“嫦娥”奔月、“蛟龙”入海,今天的中国正在创新科技飞速发展的浪潮中脱胎换骨,破茧成蝶。昭昭前事,惕惕后人,中国不再像92年前那样惨遭挨打,而是更加珍爱和平、维护和平、捍卫和平。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前事勿忘、后事之师。回望来路,苦难铸就辉煌;展望前途,光明引领未来。在辽宁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外,一座布满累累弹痕的“残历碑”,提醒着人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春风浩荡之中,依然喷薄着92年前革命先烈视死如归的战斗力;华夏儿女热情昂扬的生命力;建设伟大祖国的向心力。这片红色热土上的记忆值得被人们铭记,而如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每个人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填平前进路上的道道沟壑,走出征程途中的条条阻路。

时代旋转的光轮,历经时间的淬炼,依然散发着亘古不变的灼灼光芒。在历史的回望中,我们更加坚定了前进的脚步;在胜利的纪念中,我们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在历史和现实的见证下,无数青年肩并肩、手挽手,形成磅礴之势。(柳文杰)

[责任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