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走进鄂尔多斯系列之暖城鄂尔多斯 盐碱地上涌动“新希望”

九曲黄河,在鄂尔多斯留下动人篇章。河与田交融激荡,孕育出一片片广袤良田;同时水与盐此消彼长,受排灌设施、耕种方式等因素影响,全市形成近6万公顷盐碱地。如何根治盐碱化“顽疾”,让盐碱地变身“希望田”“大粮仓”?

金秋十月,放眼鄂尔多斯大地,“农业荒漠”的盐碱地,或“C位出稻”或五谷丰登或变身“水上牧场”,曾经颗粒无收,如今丰产增收——

走进达拉特旗王爱召镇西社村盐碱化耕地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区,农田里的玉米、向日葵正在被村民们快速收割,今年这里的玉米亩产达1000多斤,向日葵达到300多斤,曾经的“盐碱地”已经蜕变为“米粮川”。

在杭锦旗,盐碱地“内涵丰富”,田上长出了水稻、甘草,稻中虾蟹成群,“一田双收”不再是空想。黄河“偏爱”杭锦旗,也给杭锦旗带来了“忧愁”。这里盐碱化耕地达38.9万亩,约占全旗耕地面积的30%,严重制约了农业综合效益提升、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牧民增产增收。为了破解“困局”,杭锦旗通过在盐碱地上种植水稻、甘草、葵花等利于生存的农作物,养殖海鲜类产品,让曾经的盐碱荒地结出了“希望之果”。

(二)

治理盐碱地,“鄂尔多斯路径”亮眼。

曾经的盐碱地,远望白茫茫一片,让人心生惆怅,这些土地,放着让人想耕作,种了又没收成,还白白搭上人力物力财力,对于这些“鸡肋地”,结局大多是撂荒。

思路一变天地宽。让盐碱地“变废为宝”,让劣势转换为优势,关键在于思路的转变,只有因地制宜谋发展,主动出击,才能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良性发展,走稳走好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转变思路,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探寻“最优解”。解法一,彻底改变盐碱地。改变要先找到原因。盐碱地形成的原因大多是地下水位过高或是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导致土地发生盐碱化。为了能让盐碱地适宜生长农作物,鄂尔多斯通过修建涵管桥、开挖排水渠等措施来降低水位,减少土地含盐量,针对土壤盐碱化程度重、肥力水平低的问题,施用腐熟农家肥、土壤改良剂和脱硫石膏并实施掺沙降容和深松,提高土地肥力。解法二,顺势而为变废为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引进喜盐碱作物,在盐碱地上种植碱水稻,并探索海鲜养殖产业,通过将荒置宜渔盐碱地打造为“人造海洋”,走出一条“以渔改碱”的养殖新路子。

(三)

治理盐碱地,“鄂尔多斯方案”耀眼。

鄂尔多斯市面积8.7万平方公里,而耕地面积仅有610万亩,面对耕地家底并不丰厚的现实,保障粮食安全,守住耕地红线,成了鄂尔多斯农牧业的大事之一。因此,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让“不毛之地”变成粮食生产的“新粮仓”,鄂尔多斯才能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想要将饭碗端得更牢,端得更长久,就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增加盐碱地农产品的附加值,既要让盐碱地的丰收,也要打造特色品牌,推动订单农业发展,在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特色发展上多下“绣花功夫”,形成盐碱地改良可复制可推广的“鄂尔多斯方案”,让更多人分享盐碱地发展成果,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四)

治理盐碱地,“鄂尔多斯环境”养眼。

盐碱地治理,既要注重盐碱地治理成效,也要兼顾环境的承载能力,处理好盐碱地利用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同样重要。盐碱地综合利用,需要循序渐进,用好盐碱地,并非要将所有盐碱地都开发为耕地,只有摸清不同区域的盐碱分布及修复潜力,为盐碱地综合利用提供依据,才能拓展适宜作物播种的土壤。此外,无论节水控盐,或是种稻改碱,还是以渔治碱,都要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尤其是水资源保障能力,要严格落实生态保护制度,实现人地协调,避免适得其反,从而扩大盐碱范围。

盐碱地上造出“新粮仓”,鄂尔多斯为自治区乃至全国盐碱地综合利用提供了宝贵的“鄂尔多斯经验”。“宜养则养、宜种则种、宜渔则渔”,鄂尔多斯将继续深入挖掘盐碱地潜力,坚持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更大双赢。

文/记者 范亚康 通讯员 金咏

[责任编辑:王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