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移风易俗典型案例展示(第49期)

张“榜”定排名 “小盆景”育化“春满园”

——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道图嘎查“红黑榜”移风易俗典型案例

“拒绝高价彩礼,反对攀比之风”主题宣讲

道图嘎查表彰“好婆婆”“好媳妇”

道图嘎查精神文明建设宣传专栏

道图嘎查荣誉墙

道图嘎查文明“积分卡”

道图嘎查文明团结超市

一、基本情况

道图嘎查,意为“有响声的湖”,位于杭锦旗独贵塔拉镇最西端,北靠黄河冲积平原区,南临库布齐沙漠。总面积102万亩,下辖9个社,总人口595户1428人。

2006年以来,立足国家4A级景区—七星湖生态旅游区这一优越文旅地理位置,通过土地入股、特色旅游和种植养殖发展的方式,道图嘎查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致富道路。随着全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与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习俗、落后传统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消除陋习影响,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型农村人际关系,让文明乡风润物无声、春风化雨,道图嘎查从自身实际出发,推行“红黑榜”管理机制,全力消除薄养厚葬、盲目攀比、大操大办、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如今,道图嘎查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驾齐驱、协调发展中走出了一条治沙、发家、增绿、文明的乡村振兴之路。

二、主要做法

(一)规范设“榜”标准。由村党支部牵头,吸收嘎查内有知识、有文化、懂法律,并且群众威望高、热心公益事业的8名群众组成道德评议会。研究制定“红黑榜”评选工作制度,明确上榜范围和标准。“红榜”聚焦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结合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儿媳”“美丽庭院”创建等评选上榜,弘扬文明风尚。“黑榜”聚焦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高价彩礼、厚葬薄养、封建迷信、聚众赌博、不孝行为、好吃懒做等问题评选上榜,抵制陈规陋习。

(二)统一上“榜”流程。由道德评议会公开征集村民遵守法律法规政策和村规民约情况,结合日常监督情况,提出上榜人选、上榜理由、上榜类别等意见建议,提交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决定。评比过程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实行动态管理,每季度开展一次。评议流程分为推荐(举报)、民主评议、上户告知、公示公告、积分核增(减)5个步骤。

(三)明确上“榜”奖惩。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对“红榜”先进,依托积分制和文明团结超市等载体,在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并通过文艺演出、道德讲堂、网络微信等方式广泛宣传,激励群众争创先进、争做模范、争当典型。对“黑榜”后进,采取组织学习、批评教育、及时提醒、结对帮助等方式进行规劝,借助扣减积分、取消荣誉评选、降低村组福利等方式,督促其提高认识、转变思想、限期改正。通过“红榜”正向激励和“黑榜”反向约束,营造基层群众以“红榜”题名为荣,以“黑榜”有名为耻的舆论氛围,激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观能动性。

三、主要成效

“红黑榜”已经成为道图嘎查乡村治理最直接、最有效的抓手,成为培树文明乡风的最好切入点。通过“正向激励和反面曝光”相结合的方式,有效遏制了陈规陋习,营造了乡风文明、家风良好、民风淳朴的浓厚氛围,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内蒙古自治区文明村镇。2023年上半年,道图嘎查利用精神文明宣传栏公布红榜12人、黑榜2人,黑榜较2022年同期减少了5人。共评选出十星级文明户5个、文明家庭3个、“好婆婆”3人、“好儿媳”2人、“美丽庭院”5个。

四、推广理由

一是“红黑榜”走进了群众生产生活的“小”世界。乡村治理的前提,就是要解决人的问题。如果群众不关注、不支持,再好的方法也只能是“盆景”。“红黑榜”看似一件小事,却真实的触动农牧民群众的心理。如今,嘎查农牧民茶余饭后讨论最多话题就是“红黑榜”,只要榜单一公布,村民们主动过来看榜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二是“红黑榜”已成为群众思想深处的“硬”约束。实践证明,道图嘎查看得见的环境日益整洁,看不见的乡风民风也正润入心田,农牧民们以争着上“红榜”为荣,以“黑榜”为警醒、反思,无形中也增加了农牧民们遵守村规民约的自觉性,激发了大家争先进、作表率内生动力,农牧民之间呈现出互学互比互促的良好风气。

三是“红黑榜”培育群众向上向善“新”风尚。以“红黑榜”为抓手,将孝老爱亲、邻里团结、诚信守法、自强感恩、勤劳致富、科技重教、移风易俗、生态环保等先进典型事例在“红榜”上进行大力宣传,反之,在“黑榜”上曝光,进行公开批评,以舆论督促其改正。通过树立典型,鞭策后进,激发广大群众“向上、向善、向美”,推动形成了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