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单产提升工作典型水浇地模式⑬——太仆寺旗马铃薯“高垄滴灌”水肥精准调控模式

太仆寺旗属于半干旱典型缺水区,水资源相对匮乏,十年九旱,地下水位已接近开采红线。为解决增粮和水资源缺乏矛盾突出问题,马铃薯高垄栽培浅埋滴灌精准调控及水肥一体化模式推广应用,成为解决“缺水和增粮”矛盾的有效途径,全旗推广面积达到40万亩。

主要做法:一是优化高垄栽培。重点推广垄底宽90厘米、垄顶宽35厘米,垄体高30厘米的机械化高垄栽培模式。该模式垄体土壤结构疏松,供肥能力强,有利于根系发育,增加结薯率,并具有透光通风,保墒提墒、抗旱防涝,减轻早、晚疫病的发生等优点。二是结合浅埋滴灌。铺设滴灌带浅埋覆土2-6cm,浇水时以滴灌形式,实现水肥一体化精细化管理;推行马铃薯轮作倒茬,可与禾谷类、豆类等作物进行轮作倒茬,以减轻病害发生。三是多角度宣传。通过多渠道多种模式的宣传引导,助推种植户接受使用过程,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左右,“三大效益”非常明显,同时带动周边7个旗县使用该种植模式。四是集成配套模式。整合优势资源,优选新品种、合理轮作倒茬、病虫害综合防控、测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机肥、高垄栽培、全程机械化生产作业等绿色节本增效技术模式,提升单产和效益。

该技术有效提高马铃薯的单产及品质,大薯率可提高20%以上,单产提升30%以上,平均亩产达到3500公斤以上。改变了传统种植中大水大肥的粗放型水肥管理模式,地下水资源得到了高效利用,确保了水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同时,实现节水30%左右、减药5%、减肥10-15%,农药化肥利用率提高10%以上,节本增效10%以上。将起垄、播种、施肥、铺管一次性完成,降低了成本、节省劳力、提高效率,覆膜后垄面无杂草,方便于中耕、防病等环节。该模式在乌兰察布市等相近条件的地区可以因地制宜推广。

[责任编辑:王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