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最后一次拥抱

2023年9月9日,40多年前曾在一起教书的赵秀岩老师去世了,享年89岁。

震惊,前年我去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她家探望,她还健康、矍铄、思维清晰,十足的一个精致的北京老人形象。

她指着墙上全家福相框中的五个女儿女婿介绍,这是四姑爷,那是五姑爷……。佩服其眼力,准确无误。

她还特别讲到,春节乌梁素海渔场场长亲自到家慰问,称她们是渔场“元老”、功臣。

分别时,她把我送出家门,至小区院门口,依依不舍,还做了一个拥抱。

未曾料,那次拥抱,便成了我们“忘年交”友人之间的最后一别。

她从北京来

遗憾、悲痛、难过,像所有送别老师、前辈、同事时一样情感复杂, 但是,送她,却是另有一种家国情怀。   

她是一个支边的“军嫂”,54年前,从北京走来,54年后,她的身躯将永远长眠于北疆大地。

她出生于1935年12月,从小生活在北京一个殷实、富裕的家庭。家有大宅院,夏日家里用木盆盛满冰块消暑,冬日有壁炉取暖。脚上穿的鞋,二三月一换新。

忽一日,在前门街上,她看到有位小朋友穿的呢子大衣很漂亮,她也想要,大人花两天时间跑遍了北京城,终于找到了卖家、满足了 她的心愿。年幼的她,堪称是家里的娇宝、千金小姐。

1956年毕业于北京春明女子中学。后因家族成分问题遭受连累,当过乡村代课教师,当过北京前门鞋厂、延庆鞋厂工人。

1969年11月随军来到了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九团。

1980年在兵团转制后的乌梁素海渔场学校任小学教师,1994年正式退休。

回顾她的峥嵘岁月,由京城到内蒙,由大家闺秀到边疆军嫂,经历了凤凰涅槃、云泥转换的过程。但是无论多么艰辛和彷徨,她都没有放弃心中那束光。

她,与所有上世纪由大城市到内蒙古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和兵团战士一样,为祖国屯垦戍边、建设边疆、保卫边疆,为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启蒙做出了巨大贡献。

她眼里的河套平原

1969年11月的一天,她从北京带着三个女儿西行,在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前旗火车站下车,哇,提前预想过内蒙古的荒凉,没想到内蒙古竟然如此荒凉。

县城很小,街道萧条,平房低矮,人烟稀少,周边旷野,杂草丛生,“匪夷所思”,“不可思议”!

下午坐马拉车到了位于乌梁素海西海岸、新安镇附近的鸡乌素(19团7连),黑暗笼罩四野,伸手不见五指,颇有野狼出没之地的恐惧。

进了丈夫“连长”的住处,房屋矮小,陈设简单,晚上她连带来的行李也不让打开,她后悔了,没想到自小念课文那么有诗情画意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地方,竟然是这样的不堪。她准备第二天带着孩子返回北京。

然而,时任连长的丈夫给她做思想工作,她自己也愿意结束与丈夫两地分居多年的孤单生活,便答应留了下来。

人留下来了,但两个地区文化、习俗的天壤之别,经常让她尴尬和费解。

连队里的战士不用说,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小青年,能说的来、合的来,而连队里的当地人、老住户多是“走西口”人,南腔北调,文盲粗人。最难适应的是,农民、渔工家的大人小孩不讲卫生,每天不刷牙,随地吐痰,当着人面儿挖鼻孔,小孩拿衣袖擦鼻涕;喝水不讲究,拿起别人家的水舀子就直接往嘴里喝水;邻里走访串门事先不敲门,推门便进;小孩见人“没大没小”,见大人面不问好,开口说话称谓用“你”不用“您”字;“连长”邀请客人到家吃饭,他们不坐桌,圪蹴(蹲)在地上自己端碗狼吞虎咽……。

时间长了,她从无奈、理解、宽容中挣扎过来:“改变西部边疆落后文化、生活习惯的局面,必须从娃娃抓起”,需要几代人、几十年。

她给邻居家的小朋友教说普通话,示范如何讲卫生,启迪懂礼貌,让自家孩子领着他们跳舞唱歌、画画儿……。

对于口吃的幼儿她单独给以辅导、矫正;对于胆小寡语的小孩,她有意带到自己身边,给他机会大胆展示。

正式转入学校教书以后,她的教育方法更是与众不同,北京的幼儿教育新法随时被引进,她的自我创新和总结也愈加丰满和成熟。

在那个文盲居多、边民蒙昧的年月,她这个“北京人”就如同从电影里、图画中走来的超级明星、绝代佳人一样,备受拥戴、崇拜。她的教育理念和技法也被教育部门、同道中人广泛交流、模仿。

她的爱一诺千金

那还是她在延庆鞋厂工作的时候,一天傍晚,她们几个女工下班挤上了最后一班公共汽车。

车上人多,拥挤,天黑,彼此看不清面孔。正在等点发车的档口,姐妹们站在车门口快乐地交谈着。此时,坐在最后面的一个青年军人,听到了她说话的声音。他想,是不是她?那是他当兵前在农村老家认识的一个姑娘,他们早有暗恋、早有心慕,但由于姑娘突然回城,他去当兵,失联多日,日思夜念。此次回乡探亲,坐上此车,难道真是上天有灵?

于是,他试探着,向前轻轻地喊了一声:“赵秀岩”,黑暗中,那头回话了,“是我,张明胜?”。……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此次重逢,决定了他们的一生。

她不嫌弃他乡下的家贫,冲破了家族的障碍;他也不嫌弃她的家族成分高,婉言谢绝了首长给介绍的女青年。  

她从北京跟着他来了,她与他在兵团改制地方时、放弃了现役军人回北京转业的最后一次返城机会,选择留在了自己深爱的内蒙古。    

2022年88岁夫妻合影

爱的结晶,是家里有了“五朵金花”,爱的付出,是延及其子孙的关照。

她的大女儿是聋哑人,为了让外孙女能够接受良好教育、日后成才能照顾她的聋哑父母,她退休后便与丈夫一起抛家舍业到包头租房陪读,一陪就是六七年。

小外孙新冠疫情期间被封控天津,她第一时间打电话给以安慰……。    

她脑中熟记五个女儿、外孙的手机号码。微信相连,每年逢哪人生日必发祝贺话语。

她的为人处世,生活态度,影响着家里的每个人。做人做事,“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心态气度,“不为上一秒牵挂,不为下一秒担忧”。

她是家里的半边天,是朋友们眼中的热心肠。在那个物质短缺的年代,她做的一手好饭菜,京法炖鱼堪称一绝,有许多兵团战士、青年教师去她家蹭饭解馋,大快朵颐。她善于交往,做事公道,有无数个青年男女经她介绍结为伉俪,有许多家庭遇到矛盾、纠纷请她评理、化解。

人到暮年,她依然喜欢接受新生事物,智能手机使用娴熟,网上购物、查信息得心应手。直到八十高龄,身体硬朗,耳聪目明,假如她想回一趟北京,说走就走,一人独行,无需儿女陪伴。      

一晃就是54年,一次扎根就是永远。尽管在常人看来,她或许也应有一些人生不完美:他来内蒙,把许多乡下学生培养成人走出内蒙,而她的女儿大多留在内蒙企业或下岗再就业,后辈已回不到她感觉发达的大都市;退休后作为外地人,当地无亲人,偶尔感觉孤寂。但她坦然自若,她的初心业已实现,河套平原、乌梁素海及那里的人、生活均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她、她家是北京军区二师十九团老兵中最后的一个留守者,他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已经顺利完成!

当昔日的兵团战士分别多年回来探望她这个“赵阿姨”;当长大成人的“学生”见到她主动握手、问好;当曾经的同事打电话慰问她时……。她笑容可掬,慈祥无比,特别开心,享受,知足。   

赵秀岩老师走了,生前她的那个深情的拥抱,永远留在我的心间。

她的拥抱,饱含着对内蒙古的热爱,对河套平原的热爱,对草原人民的热爱……

(文/麦芽儿  图/张燕)


[责任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