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乡风文明看北疆】农村牧区移风易俗典型案例展示(第38期)

前 言: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特别是农村牧区移风易俗工作,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明办开展了全区农村牧区移风易俗典型案例评选活动。各地充分挖掘本地移风易俗好的经验和做法,推荐了一大批优秀典型案例,这些案例结合文明创建,聚焦移风易俗,突出成风化俗,着眼于乡镇苏木、嘎查村生产生活实际,从小切口、多视角、多层面入手,既阐述背景成因、又展示具体举措,既分析工作成效、又解读推广理由,全面反映出基层一线移风易俗工作的生动实践,具有接地气、可复制、易推广等特点。

“小直播”推动“大文明”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德岭山镇四义堂村推动移风易俗案例

一、基本情况

红白喜事、升学宴、参军宴、满月宴、建房宴……名目繁多,村民们过去长期被人情负担所困扰。针对困扰,四义堂村将“节俭办事”作为村里的头号民生实事来抓。四义堂村根据老百姓农闲爱刷抖音的习惯,试点打造了移风易俗直播间,多次组织“推进移风易俗 助力乡村振兴”主题直播宣讲活动,将宣讲阵地拓展到线上,切实打通理论宣讲的“掌上阵地”,形成了倡树文明新风、破除陈规陋习、建设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

二、主要做法

(一)精准选题,注重直播效能。直播过程中,村主播张婷华首先从移风易俗的历史典故开始,引起观众的兴趣,借助村里发生的真实案例、详细数据,为大家指出了旧风陋俗为生活工作带来的不良影响,普及了移风易俗工作的五个重点方面,并引导观众们在直播间和主播一同作出移风易俗承诺。张婷华这次云直播在线人数有150人。

“为了让村民们能更深刻了解什么是移风易俗,我们会把村里面具体的事例在直播间讲给大家听,比如谁家闺女结婚不收彩礼,谁家办事宴更节约、谁家小孩通过努力学习改变了自己的人生等等这些,引导大家转变思想观念,让我们的新农村更有新风貌。”张婷华说。

“我平时没事干喜欢打开手机看看视频,自从村里面有了这个直播之后,说的尽是我们村子里面的事情,而且还会给我们解读一些最新的惠民政策、上点云课堂讲讲社会新风尚,引导我们向典型学习,向积极分子靠近。有了这个直播,我感觉我们的村子也洋气起来了,载(这)也算是与时俱进哇。”四义堂村村民朱亮说。

(二)选树典型,强化示范引领。移风易俗直播间每周开展1-2场次的宣讲,主要邀请镇里的干部、村两委成员、村里的道德模范、先进人物走进直播间宣讲,选取身边案例深入浅出的讲解,潜移默化的教育广大群众,同时又立竿见影地影响和提升着四义堂村的“文化气质”,使得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引领文明新风尚。四义堂村以移风易俗直播为切入点,结合探索农村“一约四会”,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群众思想认识逐步提高,基层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92岁高龄、拥有71年党龄的抗美援朝老兵张克良在听了村里的直播后,主动拿出1000元入股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老人表示虽然钱不多,但也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相信四义堂村党支部会带领大家共同致富。

三、主要成效

移风易俗直播间以直播的方式和大家聊家常、唠唠嗑,通过说“大众话”、上“群众课”,让百姓坐得住、听得懂、记得牢,开播以来每次直播20分钟左右,在短时间内传播受众可达100-300人次,并结合村里各项移风易俗措施,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使村民进一步领会了“团结、公正、踏实、奉献”的四义堂传统,激励村民向优秀典型看齐,争当文明户,争做文明人,不断营造文明和谐的村庄氛围。同时,深入挖掘移风易俗的时代意义、理论素材、实践案例,持续推动基层移风易俗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效。

四、推广理由

“一个好的案例胜过千言万语”,四义堂村推广移风易俗直播间,进一步健全村民自治模式,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成效更加凸显,村民融入市域社会治理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强化。直播间充分结合群众需求,不断调整直播宣讲的内容,立足百姓所思所盼,深入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充分展示地方特色文化,开展一系列寓教于乐、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将课堂从室内搬到网上,拓宽了宣讲的形式和内涵,让“小直播”推动“大文明”,“小理论”深入“大众心”。

[责任编辑:段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