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一老一小”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提高!你关心的热点问题都在这

近期,国务院印发通知,提高了关于“一老一小”的三项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

自今年1月1日起,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现行每孩每月1000元提高到2000元。也就是说,每个孩子从出生到完成学历教育,其父母每个月可以在税前扣除2000元。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标准,由每月2000元提高到3000元。其中,独生子女按照每月3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非独生子女与兄弟姐妹分摊每月3000元的扣除额度。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

减轻个人税费负担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是指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和赡养老人、婴幼儿照护等七项专项附加扣除。此次提高的“一老一小”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是其中的三项。那么,对这项旨在为群众减轻负担的政策,人们了解程度怎样?来看记者采访的情况。

02:19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很多人都了解,很多人也都正在受益。尤其是此次国家进一步提高“一老一小”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受到广泛欢迎。

不需重新填报

让纳税人享受新政策省心省力

“一老一小”专项附加扣除标准调整后,广大百姓如何享受新的减税政策红利?又有哪些注意事项?来看税务部门的解答。

01:41

如果您家里有孩子,或者父母有一方年满60岁,还没有填报享受“一老一小”扣除,可以在手机个人所得税App或者通过任职受雇单位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后享受。

据了解,很多纳税人关心,已按原标准填报享受“一老一小”扣除的,是否需要重新填报?税务部门提示,纳税人如果已按照原标准填报了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9月起,信息系统会自动按照新标准计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无需重新填报。

那么,此前已经按照原标准填报享受“一老一小”扣除,如何按照提高后的标准享受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邯郸市邯山区税务局农林税务分局局长 李宗平:在9月份申报的时候,信息系统自动按照新标准进行享受扣除。如果之前已经交过税款了,那么在以后月份会进行抵减。如果到12月份仍然没有抵减完,那么会在2023年度综合所得汇算清缴的时候享受退抵税。

据介绍,税务部门近期收到的反馈中,还有一些纳税人对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政策里的“老人”指的是谁存在疑问。

国家税务总局长春市南关区税务局所得税科副科长 李宏宇: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中的“老人”,也就是指被赡养人,是指年满60周岁的父母,或者子女均已去世的年满60周岁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

与此同时,税务部门第一时间推出落实举措,及时进行征管信息系统升级,通过个人所得税客户端向已填报三项扣除纳税人精准推送,确保纳税人能够及时按照新的标准享受扣除。

针对性强

缓解“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经济压力

当前,我国“上有老下有小”的人数众多,提高“一老一小”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有利于减轻家庭生育养育和赡养老人负担,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那么这项政策到底能给老百姓省多少钱?

01:35

高女士告诉记者,她一直很关注国家减税降费政策,“一老一小”政策发布后,她看到新闻,就第一时间算了算这回能省多少钱。

通过享受婴幼儿照护、子女教育、赡养老人三项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新标准,高女士每年有84000元的收入不用缴税。据了解,高女士年收入约为20万元,适用10%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此前,“一老一小”专项附加扣除每年能减税4800元,而此次标准提高后,每年则能够减税8400元,也就是每年少缴税3600元。

专家: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 提高消费能力

专家表示,此次三项专项附加扣除与“一老一小”直接相关,提高相关专项附加扣除标准,有利于进一步减轻家庭抚养赡养负担,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

01:25

专家表示,提高“一老一小”个人所得税专项扣除标准,首先最大的意义就是能够增加老百姓的可支配收入。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从而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 朱青:“上有老下有小”这部分年龄的人,赡养父母以及照护子女的经济压力是比较大的。如果能够提高他们的税前扣除标准,那么就会比较大地增加他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他们消费能力,对国家整体扩大内需、提高消费水平都是有利的。

据了解,2018年以来,我国在个人所得税方面,围绕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教育、养育、住房、医疗、养老等重点支出领域,设立了七项专项附加扣除,在每月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基础上,再予以叠加扣除,兼顾了家庭的差异性负担和支出,使个人所得税制度更加科学合理。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 朱青:我们现在个人所得税实际上是个性化的,所以我们现在个人所得税的税前扣除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这样既照顾了纳税人的经济负担,而且也体现了国家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

(总台央视记者 李厦 刘世军 济南台 天津台)

[责任编辑:邢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