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移风易俗典型案例展示(第29期)

前 言

为进一步加强我区农村牧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特别是农村牧区移风易俗工作,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明办开展了全区农村牧区移风易俗典型案例评选活动。各地充分挖掘本地移风易俗好的经验和做法,推荐了一大批优秀典型案例,这些案例结合文明创建,聚焦移风易俗,突出成风化俗,着眼于乡镇苏木、嘎查村生产生活实际,从小切口、多视角、多层面入手,既阐述背景成因、又展示具体举措,既分析工作成效、又解读推广理由,全面反映出基层一线移风易俗工作的生动实践,具有接地气、可复制、易推广等特点。

“杏”福树下绘新风  丰收节里话文明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攸攸板镇段家窑村举办“丰收节”活动案例

瓜果飘香、黄杏肥美是金秋最珍贵的馈赠,五谷丰登是“三农”最欢乐的表情。为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激发农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干劲,近年来回民区攸攸板镇段家窑村以组织开展“庆祝农民丰收节”活动为契机,展现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奏响新时代新风尚的华彩乐章。

一、基本情况

段家窑行政村成立于1950年,是回民区攸攸板镇所辖最北端的一个山区行政村,全村现有土地总面积60497亩,在籍人口956人。段家窑村围绕“一村一品”,结合一年一度“农民丰收节”活动,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美丽乡村新风貌,搭建农产品产销合作平台,激活乡村旅游,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段家窑村2016年成功入选自治区文明村镇,2021年入选自治区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

二、主要做法

(一)“以节为媒”庆丰收,促进农民精神物质双丰收。段家窑村依托大青山前坡优越的生态优势,利用AAAA级景区莫尼山非遗小镇传统文化研学基地和“七彩段家窑”文明彩绘墙等优秀人文景观,在2022年成功举办“庆丰收 迎盛会”农民丰收节活动,活动中通过开展大杏评比、农产品展销、古法榨油展示、乡村味道品尝等充分展现悠久灿烂的农耕文明、缤纷多彩的丰收美景和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时代风采。村内的大杏种植户精挑细选,将家里种植的最大、最重、最美的大杏拿到评比现场,按照果品重量评选出“杏王”,评选不但带动了农民选育优良品种的积极性,同时活跃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增进了邻里感情,进一步涵养和培育了文明乡风。

(二)“以节聚力”展新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段家窑村以“丰收节”为契机,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队作用,大力开展文艺演出志愿服务活动,用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文明新风,开展移风易俗活动,让文明“有声有色”,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在村门口搭起舞台,让村民自编自演当主角,将“反对婚嫁旧俗、提倡喜事新办”等内容融入二人转、扭秧歌、高跷表演等节目中,进一步展现新时代民俗风情,形成了人人参与、个个尽力、美美与共的生动局面。

(三)“以节增色”焕新颜,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一村之美,始于文明,文明创建,是一道 “必答题”,更是一张“惠民卷”。段家窑村以“丰收节”为支撑,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提升乡村颜值,段家窑村结合自身特色,因地制宜对移民村进行整体提升改造工作,对20000余平方米旧墙体进行粉刷绘画,村民房屋墙体上一幅幅风格独特、栩栩如生、色彩明艳、富有乡村气息的彩绘跃然呈现在眼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丰收图景、乡村记忆、民风乡俗、动物花草……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精美墙绘令人眼前一亮,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这些主题鲜明的彩绘,影响着村民的生活方式,让墙壁“说话”,让村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耳濡目染中得到教育。

三、主要成效

段家窑村通过“丰收节”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增加了知名度,结合展现文明风尚的彩绘墙,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独具特色的旅游住宿,迎来一大批周边游客前来参观游玩、拍照打卡。村民结合节庆活动、文旅产业,通过土地租赁、自留地或闲置房屋建设小作坊、小庭院、小民宿等小产业经济,形成了户户有产业、人人有事干的家庭经济业态。“七彩段家窑”已成为北郊新晋网红打卡地,带动村民致富的同时增进文明效益,进一步推深做实移风易俗工作。

四、推广理由

(一)社会效益。丰富多彩的墙体彩绘形象、色彩亮丽、格调清新的绘画风格,与村民日常劳动、乡村美景结合,生动地展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新貌。村民在观看文化墙的同时,潜移默化中养成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社会风尚,无形之中达到以文育人的效果。

(二)经济效益。通过新媒体大力宣传“七彩段家窑”品牌,结合宇生乐丰园、桑树种植基地、莫尼山非遗小镇等特色旅游景点,形成一条集非遗文化,红色教育、采摘游玩、影视观光、餐饮民宿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发展路线,吸引城市居民前来游玩,提高当地村民收入,极大地带动了段家窑村的经济发展,建设美丽富裕的文明乡村。

[责任编辑:贾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