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抢占内蒙古自治区夜经济发展C位 “乌兰察布之夜”火热出圈的背后


入夏以来,凭借“一步一景的国潮街区”“一步一娱的沉浸互动”,乌兰察布之夜以古风与现代交融的文旅体验吸引全区乃至全国各地游客前来打卡,成为点亮乌兰察布夜经济的旅游打卡“新坐标”。据统计数据显示,乌兰察布之夜6月16日开街至8月15日营业60天,累计客流量突破363万余人次,街区营业额达1173万元。

“乌兰察布之夜”美轮美奂的国潮风情吸引游客驻足观看。(摄影:师慧杰)

乌兰察布之夜火热出圈的背后,是察右前旗秉持优质资源禀赋,深耕农文旅融合发展交出的最好答卷,也是其“前”引力与城乡融合发展不断向好的直接体现。近年来,察右前旗紧随全市文旅产业发展步伐,不断更新顶层设计,推进文旅项目招引,先后引进建成乌兰察布之夜、南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牛村客栈等旅游项目,创新农文旅活动内容和形式,助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跑出加速度,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厚植“沃壤”,坚持发展为民,培育经济增长点

乌兰察布之夜热度的持续上升,离不开察右前旗优越的地理位置、完善的交通网络、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城市功能。

交通网络结构逐步完善。过去十年,察右前旗紧紧抓住“面向首都背靠首府、U型环绕乌兰察布中心城区”的得天独厚地理优势,积极协助推进乌兰察布高铁站投入运营,京呼高铁的顺利开通、境内“8公5铁”路网纵横交错、绵延展开,逐渐构成察右前旗立体互联大交通格局优势,正式完成融入北京“人流一小时交通圈”“物流三小时经济圈”。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航空交通路网,为外地游客来乌兰察布市避暑、旅游、康养提供了舒适便捷的交通方式,也为察右前旗文旅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察右前旗街景。(摄影:师慧杰)

新区城市功能持续优化。察右前旗新区紧邻乌兰察布市中心城区,乌兰察布高铁站坐落于此,拥有全旗高端酒店、高品质小区、重点学校以及特色餐饮,是全旗经济繁荣的核心功能区。近几年,察右前旗以融入呼包鄂乌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为契机,紧紧围绕打造乌兰察布核心区,科学谋划功能定位,全面提高城市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立足打造乌兰察布市游客集散中心,高标准建成高铁城市展厅,引进商务、商贸中心及配套服务项目入驻,完善提升市政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高标准打造核心商业圈、主题商务街区及特色农畜产品展示中心,大力引进旅居康养、城市民宿等项目,全面提升游客接待能力,让旅游消费成为察右前旗经济发展的重要业态。

文旅发展逐步壮大。察右前旗主动适应新型消费需求,立足“北京向西一步、就是乌兰察布”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紧紧围绕健康乌兰察布建设,转方式、调结构,扩内需、促消费,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进一步发展壮大“大文旅”产业。依托自然风光、文化底蕴、民俗风情等优势,大力推进“农旅+”、“文旅+”产业向纵深发展,发展“特色民宿+民俗体验”观光、休闲农业等乡村旅游新业态,打造出一批特色旅游网红村、网红打卡点,平地泉镇南村、乌兰察布之夜、京西草原等乡村旅游不断凭颜值、靠实力快步“出圈”,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特别是乌兰察布之夜的火热“出圈”,从结构上填补了乌兰察布市夜经济发展的空白,成为全自治区首个“不夜城”,无疑为察右前旗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树立了新“IP”。

选优“IP”,深耕细分市场,打造流量“引爆点”

多元文化融合,精心打造文化景区。乌兰察布之夜以精致国潮文化为主线,在传承中华传统文脉中兼容了地域文化和蒙元 文化特色,着力打造多元文化功能街区。街区设置沉浸式文化体验,为乌兰察布之夜文化旅游带来新体验。街区内提供汉服租赁、民族服饰、妆造拍摄等服务,游客可沉浸式体验汉唐鼓舞等汉唐风情,还能体验篝火盛会、塞上弦乐等蒙古族风情,感受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乌兰察布之夜的演艺节目、美食小吃、文化体验等项目,紧跟游客需求,持续保持更新,不断迭代升级,实现了项目的演变与进化,配合装配式建筑风格和新颖的新媒体宣传方式,完美契合了后疫情时代现代文旅产业发展需求。

舞蹈演员表演节目《醉美釉里红》。(摄影:邸轲)

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完美结合。乌兰察布之夜不仅点亮了城乡夜晚,也带火了消费市场,街区内销售的田牧冰激凌、宏福番茄等当地特色农畜产品,通过乌兰察布之夜被更多人了解熟悉,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能。随着乌兰察布之夜的迅速出圈,各地的美食博主和自媒体发现乌兰察布之夜的流量密码,纷纷前往打卡拍摄,如今已成为宣传乌兰察布之夜的“生力军”,为乌兰察布迎来了新名片。从入驻乌兰察布之夜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到直接就业的安保、保洁,再到间接就业的网红打卡、网络直播,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为广大群众创业就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乌兰察布之夜”盛大开街,大约20万名游客沉浸式夜游,点亮察右前旗夜经济。(摄影:邸轲)

提升地区形象与周边整体带动完美结合。乌兰察布之夜的爆火出圈,进一步提升了察右前旗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察右前旗先后承接了自治区第十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大联欢、全国职业教育与城市经济对话、京西草原音乐节等各类活动。同时也带动了周边产业发展,乌兰察布之夜开街营业以来,高铁站日均新增客流量5500人,全旗日均新增游客超10万人,周边酒店住宿近期全部客满,8月线上住宿企业营业额增长40%,成为了察右前旗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擦亮“品牌”,加码政策供给,提升景点知名度

倾力保障,维护景区秩序。为保障“北京向西一步·乌兰察布之夜”的顺利开街和游客安全,旗公安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消防大队、交警、电信运营商等多个部门紧密合作,共同展开联合保障行动。旗公安局制定安全保卫工作方案,成立工作指挥部,每日出动警力370余人,切实保障游客的人身财产安全;城管部门每日派出140余名工作人员,保障旅游景区环境卫生和城市执法水平;旗交警大队出动全部警力,切实维护旅游区周边重要路口交通秩序;消防部门每日派出两台消防车和15位消防队员,切实做好火灾风险防范工作;移动、联通、电信运营商在街区周边新建基站30个,出动应急通信保障车辆4台,在景区增设全覆盖公共WIFI设备,新建企业宽带,有效解决80个商户支付用网难题。各部门的辛勤付出和密切配合,全力以赴保障了旅游景区的有序运行,为每日10万余位游客营造了放心舒心安心的旅游环境。

舞蹈演员优美的舞姿吸引游客拍照打卡。(摄影:邸轲)

广泛宣传,提升城市名气。宣传部门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措施,持续提升乌兰察布之夜知名度。6月16日,“北京向西一步·乌兰察布之夜”正式开街,中央、自治区、市级16家媒体受邀参加,自治区、市、旗级主流媒体对开街仪式进行现场直播,累计观看量超10万,各级媒体和百余家自媒体通过电视台、报纸、网络媒体、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多渠道广泛报道“北京向西一步·乌兰察布之夜”旅游项目开街消息,吸引各地游客关注并分享乌兰察布市的旅游资源。期间,共发布新闻宣传稿件20余篇,宣传视频40余个。通过多平台新闻宣传报道,有效扩大“北京向西一步·乌兰察布之夜”宣传范围,扩大了项目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夜间经济的“沉浸+”“文化+”“旅游+”合力效应,为乌兰察布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察右前旗融媒体中心记者 师慧杰 邸珂 察右前旗委办 田小婷 报道)

[责任编辑:邢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