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五原县开展选育耐盐碱特色作物行动 推动“以种适地,以地适种”落地发展

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和潜在的重要粮仓,其治理与利用对解决我国耕地资源紧缺、缓解人地矛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农畜产品有效供给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途径。近期,中央财政会议审批通过的《关于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及孙绍骋书记关于抓好“土、水、种”三篇文章的工作要求,遵循“试点先行、逐步推进”的思路,巴彦淖尔市五原县稳步推进盐碱化耕地综合利用工作,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

为充分开发利用盐碱地资源,坚持由“改地适种”向“优种适土”“以种适地”治理盐碱地思路转变,五原县自2018年以来进行了多项耐盐作物引进筛选试验示范,加快五原县选育耐盐碱特色品种步伐,大力推广盐碱地治理改良的有效做法。近期,五原县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对新一批耐盐碱牧草示范进行秋收测产,旨在选出适宜五原县盐碱地种植的牧草作物,增加新品种应用选择,该示范位于五原县隆兴昌镇,共计200亩。

这次示范根据盐碱化程度分为轻中重3个区域,每个区域有20个处理,测产采样方式为每个处理取3个样。科技人员在田间对作物进行植株性状、产量性状的测定。通过此次测产数据总结,选出适合五原县盐碱地的牧草作物有吉杂127、湖南稷子、田菁、朝牧一号、甜高粱、高丹草等。

按照“以种适地,以地适种”的工作思路,突出适应性种植和动态利用,五原县之后将持续进行耐盐碱作物筛选试验示范,选育出适宜五原县盐碱地的优势物种,转变传统治理观念,以生物改良、适应性作物种植为核心,探索开展新型综合利用模式。将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配套实施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治理修复等综合措施,配合筛选耐盐碱品种,推进集工程、农艺、化学、生物为一体的综合治理模式。积极构建盐碱化耕地综合利用长效机制,推动全区耕地质量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全面提升,加快推进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五原县农牧和科技局)

[责任编辑: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