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提到这国之北疆,是什么让你神往?

千百年前这首古老的民歌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致

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北部的阴山山脉大青山南麓的敕勒川草原(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千百年后的今天这首歌谣依然鲜活这片土地依然壮美神奇成为令人向往的亮丽风景线

马群在内蒙古草原上奔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地处祖国北疆的内蒙古自治区横跨“三北”,毗邻八省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

近年来内蒙古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在守好蓝天碧水的同时不断探索“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路径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境内的罕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光。(2023年8月4日拍摄)新华社记者 黄晓勇 摄

1

生态铺就发展底色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绿绿的草原是梦里天堂,也是诗与远方

这是6月19日拍摄的乌梁素海(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初秋时节位于内蒙古西部的乌梁素海湖畔芦苇翩翩,野鸭嬉戏游人漫步其间,乐享自然之美内蒙古中部的岱海内蒙古东部的呼伦湖也是水光潋滟,游人泛舟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内蒙古重要的三大淡水湖前些年由于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湖面缩减,水质变差经过持续地综合治理“一湖两海”碧波重现水质指标总体向好野生动植物种类稳步增加生物多样性不断改善

越野车在库布其沙漠中穿梭(8月5日摄)。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境内的库布其沙漠,因其连绵低矮的沙丘和美丽的风光,吸引着众多越野爱好者前来体验玩沙乐趣。新华社记者 贾立君 摄

幅员118万多平方公里的内蒙古境内分布着四大沙漠和四大沙地是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的重要区域这里的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更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

8月11日,工人在达拉特旗境内的库布其沙漠中栽设沙障(无人机照片)。为进一步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当地政府组织干部群众、治沙工人深入库布其沙漠栽设沙障,防风固沙。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多年来内蒙古把保护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全力守护好祖国“北大门”

2023年8月内蒙古赤峰市宣布在翁牛特旗、克什克腾旗同时全面启动两大沙地歼灭战计划到2030年全市2661.9万亩沙化土地将全部得到根本性治理

志愿者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栽种沙地云杉(2023年4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云平 摄

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的赤峰市五分之一被科尔沁和浑善达克两大沙地覆盖打好打赢沙地歼灭战责任重大几十年来当地各族干部群众从未停止过防沙治沙的脚步

这是2022年8月16日在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拍摄的科尔沁沙地造林成果(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华维光 摄)

赤峰市只是一个缩影近10年内蒙古累计完成营造林1.27亿亩种草2.89亿亩规模均居全国第一森林覆盖率、草原植被盖度目前分别达到20.79%和45%生态服务功能持续提升交出了一份生态文明建设的亮眼“成绩单”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内蒙古杭锦旗什拉召治沙站的工作人员在苗圃中除草(7月22日摄);右图为内蒙古杭锦旗什拉召治沙站种植的库布其沙漠锁边林(7月22日摄,无人机照片)。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营林场什拉召治沙站开始植树治沙,三代治沙人在库布其沙漠北缘营造了长48公里、面积12万多亩的锁边林带,有效遏制了沙漠向北扩张。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2

绿色造就文旅之美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大自然的底色

这是在内蒙古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拍摄的景象(无人机照片,6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在内蒙古绿色是山的颜色是水的颜色是草的颜色是造就文旅之美的底色

盛夏时节走进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山峦逶迤、林海连绵漫山遍野的桦树、松树笔直挺拔

2022年6月30日,林业工人在内蒙古森工集团满归森工公司北岸林场进行补植补造。新华社发(郭启明 摄)

多年来国家一直致力于对这片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1998年在这里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

这是2020年6月28日拍摄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满归林区景象(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郭启明 摄)

2015年3月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伐木号子和锯木声不再轰鸣从砍树到护树开启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

这是2022年9月25日在满归森工公司白马林场拍摄的蘑菇菌棒。新华社发(姜文宇 摄)

漫山遍野的绿装成了林业工人的“摇钱树”更多的林间美味走上了老百姓的餐桌

无论春夏,亦或秋冬这座天然氧吧总是吸引着天南海北的游客沉浸其中

曾经“油锯一响,黄金万两”如今“不砍一棵树,照样能致富”

在距离大兴安岭2000多公里外的库布其沙漠腹地鄂尔多斯市响沙湾景区绿林环抱阳光洒在绵延起伏的沙丘上远处传来的驼铃声不绝于耳……每天早上8点开始数千名中外游客分批坐上高空缆车穿越茫茫绿化带抵达黄沙漫漫的沙漠腹地体验沙漠之旅

游客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境内库布其沙漠中的银肯塔拉景区体验骑骆驼(7月29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曾经的不毛之地如今成了热门旅游目的地多年来内蒙古利用不毛之地开发出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区让畅享内蒙古大漠风光成为了各地游客的新选择

3

文旅成就致富梦想

冬日的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景色壮美。新华社记者 刘磊 摄

雄壮巍峨的阴山山脉蜿蜒曲折的黄河“几字弯”万木葱茏的大兴安岭沃野千里的河套良田一碧万顷的乌梁素海一望无际的辽阔草原浩瀚无垠的库布其沙漠……

今天的内蒙古一处处景色宜人的绿水青山逐渐成为重要的文旅资源

这是8月31日拍摄的阿尔山市的彩虹(无人机照片)。初秋时节,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秋意渐浓,景色宜人。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乌兰察布市境内的苏木山森林公园层峦叠翠、雾色缥缈良好的自然生态景观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打卡

苏木山森林公园美景。新华网 发

然而曾几何时还是一片荒山秃岭的苏木山在当地人的眼中平平无奇在林业工人多年来的接续努力下苏木山变了面貌昔日的荒山秃岭已变成绿地海洋

盛夏时节,位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的苏木山森林公园绿意浓浓,景色宜人。新华社记者 李志鹏 摄

如今的苏木山是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林场林场总面积达到了24万亩有林面积20.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4.8%

随着生态环境的逐渐改善苏木山入选为国家登山训练基地、健走基地多次举办徒步穿越比赛等体育赛事“打卡”游客逐年增多

2022年9月6日,游客在呼和浩特市东北部的阴山山脉大青山南麓的敕勒川草原游玩(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

作为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内蒙古正积极探索将文化旅游与农畜产品生产相结合推出旅游与牧业、农业、林业等融合发展新模式农俗体验、草原宿集、森林康养等特色活动成为新的旅游热门

7月5日拍摄的乌兰毛都草原夏日风光(无人机照片)。夏日时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的乌兰毛都草原绿草如茵,景色宜人。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走进兴安盟美丽的乌兰毛都草原绸缎般的河流在“绿毯”中流淌点点牛羊如珍珠洒落四方洁白的蒙古包群与湛蓝的天空遥相呼应

旅游季节这里的牧民忙碌得不亦乐乎牧家乐几乎天天爆满骑马、射箭,品尝奶茶、手把肉远道而来的客人既丰富了牧区的生活也让牧民的钱包鼓起来

6月20日,游客在乌兰毛都草原上的蒙古包内品尝美食。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乌兰毛都草原是兴安盟激活文旅产业的一个缩影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近年来,兴安盟持续厚植生态优势积极构建现代绿色产业体系推进生态产业化,发展旅游经济充分释放绿水青山生态价值激活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这是8月31日拍摄的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阿尔山天池景色(无人机照片)。初秋时节,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市秋意渐浓,景色宜人。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从“天蓝地绿水净”到“一山一水都是宝”今天的内蒙古正在以初心使命为墨以实干担当为笔奋力书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时代答卷

新华网新闻有深度 思想有温度1737篇原创内容公众号策划:储学军、于长洪、钱彤监制:周红军、张云龙、勿日汗执行:万方、李国栋、王靖统筹:李国栋、郝芳芳记者:于长洪、张云龙、王靖、侯维轶、朱文哲、恩浩编辑:石毅、张玲琳新华社内蒙古分社 新华网 联合出品

[责任编辑:邢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