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中国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在第九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举办之际

8月26日,第九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中国内蒙古鄂尔多斯开幕,两年一次的盛会,又将世界目光汇聚于库布其沙漠。 

本次论坛以“科技引领治沙,荒漠造福人类”为主题。库布其沙漠七星湖畔,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的300多位专家学者为探讨“科技治沙、科技兴沙、科技富沙”新模式新路径而来,为共同应对荒漠化挑战而来。

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永久会址。

当前,沙漠占据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威胁着全球三分之二的国家和地区、五分之一的人口生存和发展。荒漠化已经成为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重大生态问题。加强荒漠化防治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随着生态科学的持续推进以及节水、育种、光伏和数字技术的加快突破,科技创新在人类认识和实现人与荒漠和谐相处、拓展人类生存空间的作用更加凸显,也是全球应对荒漠化挑战的必由之路。”中国科协主席、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主席万钢在开幕式致辞中说。 

而库布其沙漠治理,正是科技治沙、造福于民的典型案例。多年来,库布其治沙人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成功实践了生态治沙与光伏治沙的两大立体治沙技术体系,不仅使沙漠变成“绿色家园”,还成了“聚宝盆”,成为沙区人民取之不尽的“绿色银行”,为全球荒漠化防治提供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阿明娜·穆罕默德在开幕式上视频致辞。 

“不久前,我有幸访问了鄂尔多斯地区这片非凡的土地。我亲眼目睹了令人瞩目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恢复成就,这为全球坚定抗击土地退化、荒漠化和沙漠扩张的地区树立了鼓舞人心的榜样。”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阿明娜·穆罕默德在开幕式视频致辞中由衷地感慨。 

从2007年第一届举办至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已经走过16个年头,先后共有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的3000多名政要、学者、企业家等人士参加。发生在库布其的奇迹不仅刷新了人们对沙漠的认知,也向人类昭示了一个理念:沙漠是人类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人类可以与沙漠和谐共生。更树立一个导向: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荒漠化防治必须携手应对,共建共享!

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的3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 

“长期以来,中国始终把防治荒漠化作为国家战略,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治沙与治穷共赢的中国特色荒漠化防治道路,先后协助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建立了防沙治沙技术示范基地,为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培养近百名治沙骨干,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大国担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开幕式当天举行的“沙尘暴防治与科学治沙”主旨论坛上,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会长刘东生在发言中说。 

作为中国防沙治沙最典型最生动的实践之一,库布其治沙模式、技术和成果也已经走向世界,为全球3600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化土地治理和无数受荒漠化威胁的人们提供着“中国方案”、贡献着“中国智慧”。

开幕式上,“沙特百亿棵树灌木种质工程和立体光伏治沙工程”合作项目启动。 

就在论坛开幕式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处签署《关于建立中阿干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国际研究中心的谅解备忘录》,揭牌中阿干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国际研究中心,并正式启动首批“沙特百亿棵树灌木种质工程和立体光伏治沙工程”合作项目。中阿双方未来将在抵御干旱影响、防治荒漠化和土地退化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实现共赢。 

此次论坛同步举行了中国荒漠化防治成果展,林果经济、旅游经济等绿色产业,以及大型风电光伏等绿色能源产业,在生态保护的同时实现资源高效开发利用,让荒漠也能造福人类,很好地展示了论坛主题,令与会嘉宾印象深刻。论坛期间举办的四场主旨分论坛分别为:荒漠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资源可持续利用、沙尘暴防治与科学治沙、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创新·转让·共享——用知识和技术促进生态修复。

“通过论坛,把库布其、中国的荒漠化防治成果经验推广了出去,造福更多人。同时我们也谋求如何将世界的先进防沙治沙技术借鉴到内蒙古、中国。通过相互引领、互动,推动全球交流合作,让防沙治沙引发全社会、全世界的重视。”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秘书长王文彪如是说。 

策划:李霞

监制:孙一帆 胡芳

统筹:刘春 王玉琢

记者:霍晓庆 帅政

视频:王鹏

图片:王晓博

剪辑:王鹏 贾奕村

[责任编辑:温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