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从软实力到硬支持的“机下文化”——机务分公司“机下文化”建设侧记

“‘机下文化’的核心就是安全文化,通过文化建设路径,将安全赋能于一线员工,让维修管理理念内化于心,让维修行为文化外化于行,让机务工作变得有温度、有热度……”

7月28日下午,民航局党组举办的“学用新思想·奋进新征程”主题微党课现场展示活动精彩纷呈,11个优秀作品逐一登台亮相。其中,机务分公司党委推送的《坚持安全隐患零容忍 筑牢草原机务安全防线》,唯一一个以企业文化为切入点的微党课代表首都机场集团党委在现场展示。

该微党课所阐释的“机下文化”是在内蒙古机场集团企业文化体系的引导下,自主设计的富有机务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经过近三年的不懈努力,“机下文化”的核心理念逐步树立,安全文化氛围日渐浓厚。

厚植民航维修安全工作文化沃土

民航维修业是与安全高度相关的行业,保障飞行安全是民航维修业的底线,也是其最鲜明的特征。随着组织变革和民航局对机务维修要求的改变,机务分公司采用“多地点维修一体化管控”模式,从2012年成立至今,目前共管理着17个机场的机务业务。

企业发展壮大说到底靠的是人,只有机务人员对维修工作不断追求完善,才能将风险差错降到最低,从而确保飞行安全,持续推动企业长足发展。然而,点多、线长、面广、党群关系属地化等诸多因素,让机务分公司党委认识到地理距离的客观存在,必将对各地机务人员主观上的心理距离造成一定影响。

“以什么样的管理方式最大程度上缩短人员间的心理距离,体现民航三大基础队伍之一机务工作的关键性和重要性,让机务人员认识到自身岗位的价值和荣耀,人企合一创造可持续、共同发展的道路?”这一课题成了机务分公司党委工作清单上的重点任务。


经长期探索、深度思考,2020年底,机务分公司绘制出以文化管理为路径,从引导机务人员的思想和观念出发,更加关注机务人员在工作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更加符合分公司实际情况的“机下文化”体系蓝本。

为精准描绘“机下文化”体系的血脉,机务分公司党委从分公司发展沿革、民航维修行业相关规章制度、机务分公司自身剖析等14个方面开展了多种形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经反复论证、提炼、修改、征集意见等环节,最终《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机务分公司“机下文化”体系(第一版)》文稿于2021年正式下发。

以文化管理为路径的“机下文化”核心就是安全文化,以“成为客户区内首选、员工热爱的维修单位”为愿景,以“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维修服务”为使命,以“一体化管控、系统化建设、创新化发展”为维修管理理念,并形成了涵盖维修行为文化和视听文化的文化体系。

让“机下文化”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蓝图绘就,重在落实。机务分公司党委先从宣讲入手,讲清楚“机下文化”体系构成、愿景、使命、维修管理理念等方面。组织各机场机务保障部负责人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安全观、作风观、作业观、奖惩观等进行现场交流。此外各机务保障部经理、班组长、机务人员也纷纷通过采写心得体会、杂谈等形式表达对“机下文化”的理解与认知。

同时,机务分公司党委制定了以加强班组建设作为实施“机下文化”路径和抓手的工作思路。通过党委书记讲《班组再造》党课、制定班组建设再造工作方案、修订班组长选拔聘任管理办法、开设班组长讲坛等一系列组合拳,在最基层、最一线的班组业务中厚植安全文化,夯实安全运行根基,涵养机务人员工作作风,促进维修行为养成,提高班组整体安全作业能力。

为扩大“机下文化”影响力,机务分公司党委无论是在参加民航局党组开展的主题微党课中倾心制作,还是在“回望十年路·展望新征程”分公司十周年庆祝活动、“共建共享·共促共赢”支部共建活动中鼎力支持,均主动且真诚的输出“机下文化”。

注重品牌打造和品牌宣传。机务分公司党委将“机下文化”作为分公司品牌之一进行全力打造,并纳入分公司“十四五”后三年品牌发展规划中,进一步明晰了建设目标和发展路径。上线“内蒙古机场机务”微信公众号、视频号,与内部综合性电子刊物《机务动态》一同搭建内外宣传的平台和出口。开展“机下文化”主题征文活动,其中《构建多层级激励体系 助力“机下文化”品牌建设》文章刊发在《中国民航报》机务维修头条版面。

从心出发 向心而行

在企业中管事、管人难,“管心”难上加难,机务分公司党委注重遵循文化和意识形态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增强“机下文化”在“凝心工程”的渗透以及对安全生产工作的实践指导。

“时光如水,转眼间离家工作已然九载。父亲的脸上已经满是岁月的沟壑,母亲的后背也被时光压驼,妻子常年为了家庭两地奔波,孩子的功课让人着急上火,而我却无可奈何……”这是原乌海机务保障部工作人员张鹏因家在包头于2021年底写下的一篇《离人愁》短文的开头,字里行间透露着因身处异地,一名堂堂九尺男儿不能完全承担家庭义务的自责与无奈,同时也代表了异地机务人员“回家”的愿望。

针对异地员工照顾家庭困难的情况和陪伴家人的渴望,机务分公司党委在确保安全工作“不失温”的前提下,研究制定解决措施,出台调转政策,努力解决一线员工急难愁盼事项,将人文关怀的长久“温度”转化为安全工作的持久“力度”。

从2022年至今,在满足安全生产工作的前提下,对符合条件要求包括张鹏在内的11名机务人员进行了调转。2022年初,分公司党建工作会前播放的异地调转人员感谢视频中,回到包头机务保障部的张鹏,脸上也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机务分公司党委始终将安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分公司党委的引领下,安全管理方面相继推出了安全赋能和正向激励两大举措,整体安全管理效能也逐步提升。2021年至今,一线机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现的隐患敢于按下“暂停键”,并进行及时有效处置,防控风险能力同步提升。在此期间,经机务分公司确认的符合奖励条件的典型事件达40余起,在全公司范围内及时进行通报表彰和奖励,一线员工的安全管理主观能动性不断增强,“人人重安全、事事想安全、时时保安全”的文化氛围也更加浓厚。

近年来,机务分公司先后被授予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全国民航青年文明号、华北地区民航青年文明号;内蒙古自治区级工人先锋号称号、五一劳动奖状、“青年文明号”、全区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荣誉。荣誉的背后是机务分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在民航机务维修管理工作中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断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不断营造“日用而不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将“机下文化”贯穿并结合到依规运行、按章操作的安全工作实践中。

“机下文化”是一代代机务人在无数个日日夜夜、酷暑寒冬中一个螺丝一个螺丝拧出来的,是在民航维修工作中一点一滴磨砺出来的,是种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流淌在机务人的血脉里的敬业精神。这种机务精神的积淀与传承,也必将成为机务分公司可持续化发展道路上最深厚、最持久的安全精神底色!

(作者:田莺)

[责任编辑:王新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