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人人皆学 时时能学 处处可学 内蒙古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项目成效显著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中的生字词……好的,接下来开始描红练习……”一节寻常的语文课上,赵文琳老师正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词,只见她轻点手中的平板电脑,字词听说读写练习便被一键传送到了每位学生手边的平板电脑上。学生提交答案后,赵老师的平板上立即显示出了字词发音、书写完成率、正确率等详细的数据分析。这样的智慧课堂,在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蒙古族实验小学很寻常。

在内蒙古,越来越多的师生受益于这个智慧课堂,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项目实施以来的点滴变化。2022年5月,内蒙古启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项目,配置学前智能助教系统、打造中小学专题课堂、搭建教师智能学习平台、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属教育资源等。截至今年5月,提升项目已基本完成相关硬件设备建设,覆盖全区12个盟市347所中小学、2521所幼儿园。

硬件建设好了,如何用起来、用得好?这是提升项目眼下最紧要的事儿。

为了保障项目的后续深度应用与推进,自治区教育厅从全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遴选确定了98名自治区和盟市级项目教研专家,并进行了教研专家培训,促进专家团队在推进项目建设和应用方面发挥作用。包头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教研员张坤参与了提升项目的建设,他也是入选的教研专家,他说:“项目提供给教师教学、教研员研究、学生学习方面的资源很丰富,后期希望能指导师生学好用好项目资源,这也是我们推进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同时,相关教师培训如火如荼铺陈开来。6月30日,通辽市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培训班举行结业仪式,这场自2022年12月起的培训暂时告一段落。历时半年多的培训,通辽市9个旗县市区202所中小学、幼儿园的2000余名教师参加。自治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项目工作团队从区内外高校邀请语言文字工作专家、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等,不间断地为参训教师进行线上线下培训,并设计挑战任务、闯关活动等,增强学习吸引力与趣味性,以活动促提升,参训教师普通话水平普遍提升。“通过这次培训,我和相关专家老师们互动交流,发现了很多自己发音的弱点和不足,收获很大。以后我还会不断练习,规范提升普通话水平,争取普通话测试水平再进一步。”通辽市蒙古族中学教师包香春说。

7月7日,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教育局组织全县幼儿教师,开展学前智能教育系统使用示范引领培训活动。活动中,教师们积极分享各自使用学前助教系统教学资源的感受:“我最喜欢系统‘资源中心’里的‘中华传统节日’栏目。例如,端午节前,我在资源中心中找到了节日图片,作为导入开始上课,又播放了‘主题活动’中《屈原的故事》。然后我问孩子们,端午节是哪一天、是为了纪念谁啊等等,最后展示粽子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并教他们画画等,生成一节有趣的园本课程。学前助教系统让课堂活起来了。”新城幼儿园教师王利花饶有兴趣地分享道。五申镇第二小学的幼儿教师索文婷说:“对于信息相对匮乏的乡村孩子来说,系统里包罗万象的知识大大开拓了他们的视野。”

7月21日,进入暑假没多久,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就启动了第二期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月活动。培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动态提升的目标,从理论提升、实操提升、线上自主学习以及激励提升等方面,为参训教师定制课程,让每位参训人员都能学有所长、学有所获。“上个寒假,我就参加了第一期提升月活动,收获颇丰,从各个声韵母的正确发音,到字词的诵读,再到体会文章情感有感情地朗读等,纠正了我口语发音带方言音调等很多问题。因此,我非常珍惜这次的培训,希望通过培训,我的普通话测试水平能达到一级乙等。”回民区第五幼儿园教师韩静说。

自治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全区各地将不断推进各类智慧教与学工具的常态化应用与创新应用,创设“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环境,推动师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全面提升。

[责任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