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自治区召开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新闻发布会

2023年6月16日上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就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进行新闻发布。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强作主题发布。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林业和草原监测规划院党委书记宋连城、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治沙造林处副处长塔林乎出席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新闻发布词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马强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在第29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到来之际,我们向各位通报我区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为了准确掌握荒漠化、沙化土地状况,国家每五年组织各省(区)同步开展一次荒漠化、沙化土地监测工作。我区的第六次荒漠化、沙化土地监测从2019年7月正式启动并与国土“三调”数据衔接,到2021年底完成了实地勘察、信息采集、数据处理等各项工作,2022年通过了国家验收,建立了数据库,制作了专业图表,编撰了专题报告。

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19年,全区12个盟市的83个旗县(市、区)分布有荒漠化土地,面积88966万亩,占自治区国土面积的50.14%;有92个旗县(市、区)分布有沙化土地,面积59723万亩,占自治区国土面积的33.66%。

监测成果表明:全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减少”,程度连续“双减轻”。沙化土地植被盖度稳步提高。沙区生态状况“整体好转、改善加速”,荒漠生态系统“功能增强、稳中向好”。具体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与2014年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相比,全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减少2415万亩、1459万亩,年均减少分别为483万亩和292万亩,实现了连续四个监测期持续“双减少”。

二是荒漠化和沙化程度连续减轻。与2014年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相比,全区极重度荒漠化土地减少1591万亩,重度荒漠化土地减少1851万亩,中度荒漠化土地减少4326万亩,轻度荒漠化土地增加5354万亩;极重度沙化土地减少2199万亩,重度沙化土地减少3231万亩,中度沙化土地减少1524万亩,轻度沙化土地增加5495万亩。全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程度实现连续四个监测期持续“双减轻”。

三是“四大沙漠”“四大沙地”治理成效显著。我区境内的巴丹吉林、腾格里、库布其、乌兰布和四大沙漠,与2014年相比,呈现出流动沙地和半固定沙地减少,固定沙地增加的趋势,其中流动沙地减少227万亩,半固定沙地减少1159万亩,固定沙地增加1701万亩。同时,四大沙漠的沙化程度呈现出极重度、中度面积减少,轻度面积增加的趋势,其中极重度面积减少159万亩,重度面积减少1044万亩,中度面积减少133万亩,轻度面积增加1363万亩。

全区境内的科尔沁、浑善达克、毛乌素、呼伦贝尔四大沙地,与2014年相比,沙化土地面积总体减少730万亩,其中半固定沙地减少983万亩,固定沙地增加510万亩。同时,四大沙地沙化程度呈现出重度、中度面积减少、轻度面积增加的趋势,其中重度面积减少863万亩,中度面积减少1193万亩,轻度面积增加1044万亩。

四是沙化土地植被状况持续向好。全区可治理沙化土地面积32494万亩,其中已治理沙化土地面积12549万亩,占可治理沙化土地的38.62%。与2014年相比,全区沙化土地低植被盖度面积减少,高植被盖度面积增加。其中,植被盖度大于40%的沙化土地面积呈现明显增加趋势,面积增加6428万亩。

我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治理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得益于“三北”防护林等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的全面实施,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结果,也是全区干部群众多年来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结果。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大部分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范围广,自然环境依然脆弱,全区还有2亿亩沙化土地待治理,防沙治沙任务仍然艰巨;已经治理的沙化土地林草植被处于恢复阶段,极易反弹,巩固治理成果任务艰巨。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巴彦淖尔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精神,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弘扬“三北精神”和“蒙古马精神”,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突出治理重点,全力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配合打好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三大标志性战役,把“三北”等工程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牢不可破的北疆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为构筑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内蒙古力量!

谢谢大家。

内蒙古自治区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内蒙古日报记者: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成果显著,请问跟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相比,第六次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什么?

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林业和草原监测规划院党委书记宋连城:非常感谢记者朋友对监测工作的关心、关注!大家知道,每隔五年开展一次的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统一部署并要求各省区定期完成的大型调查监测工作。简要说来,荒漠化、沙化监测就是对土地退化的产生原因、发生程度和时空分布进行的连续观测过程。达到摸清底数、分析动态、把握规律的作用,实现指导防沙治沙及生态建设的目的。2019年内蒙古第六次荒漠化、沙化土地监测工作,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协调各方、统筹安排、周密组织实施。内蒙古林业和草原监测规划院、内蒙古第二林业和草原监测规划院共同承担全区的荒漠化、沙化土地监测任务。监测工作始终在自治区林草局的严格督导下开展。经过全区相关行业部门的全力支持,经过各盟市、旗县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大力配合,经过两年多辛勤工作,共完成图斑区划1400万个,设立信息采集点8.1万个,拍摄实景照片38.4万张,收录了空间位置之外的属性信息5.6亿个,形成了数据、图、表、报告等全套监测成果,资料归档,数据入库。我们胜利完成了全部监测任务,达到了预期目标。一是调整了技术方案,统一监测底图。第六次监测一改以前五次独立构建荒漠化、沙化基础底图的做法,而是按照自然资源部颁发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一张底版”的要求,以国土“三调”一张图为底版,就是以国土“三调”的图斑界线和土地利用类型调查成果为基准,开展专项监测评价。保证了基础数据的一致性和成果的有效衔接。为“多规合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治理,奠定了科技基础。二是不断采用新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精度。在交通不便或地形复杂的地域应用了无人机监测技术,降低了外业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应用的遥感影像,分辨率由上次的2.5米提高到本次的1米,图斑区划最小面积由原来的6亩缩小到现在的1亩,极大提高了地物识别和图斑细划度;信息采集点总量比2014年增加9千个,按规定做到了对变化图斑采集点的精准复位,复位点数达到2万8千个。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数据的可比性明显增强了,监测的精度显著提高了。三是加大了专业监测力量的投入,实施全过程的质量管控。按照自治区林草局的部署,监测任务由具有甲级资质的专业队伍直接承担。内蒙古林业和草原监测规划院、内蒙古第二林业和草原监测规划院整合队伍,抽调各自精兵强将,共投入一线专业技术人员近280人,工程师、技师以上的专技人员占85%以上。同时,严格人员考核合格上岗制度,认真执行院级自检、自治区巡检、国家抽检和国家验收制度,即“三查一验”制度,坚持全过程质量管控,确保监测成果质量。今后,我们要紧跟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步伐,补短板不足,进一步加强技术进步,丰富监测内容,提升监测质量,提高应用效能,为防沙治沙、为生态建设做好技术支撑。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记者:本次监测结果显示出我区防沙治沙取得了明显成效。请问在防沙治沙中我区有哪些经验做法?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治沙造林处副处长塔林乎:内蒙古是全国防沙治沙的主阵地、主战场。长期以来,全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紧紧围绕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战略定位,持之以恒推进防沙治沙,有效遏制了土地沙化趋势,极大地改善了沙区生态环境,走出了一条具有内蒙古特色的防沙治沙新路子。在防沙治沙实践中,我们努力做到“六个坚持”:第一,坚持高位推动,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自治区党委政府把防沙治沙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全面实行防沙治沙目标责任制,形成了以各级政府负总责,林草、发改、财政、农牧、水利、科技、气象等部门分工负责,各类社会团体、治沙企业积极参与支持防沙治沙事业的良好氛围。第二,坚持工程带动,统筹推进沙化土地治理。先后组织实施了“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水土保持、自然保护区及湿地保护建设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持续推进沙化土地治理,走出了一条大工程带动大治理之路。第三,坚持保护优先,持续巩固治理成果。对于暂时不具备治理条件的沙化土地,依法实施封禁保护。对沙化退化草原实施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防止超载过牧造成草地退化沙化。加大执法力度。依法依规常态化打击乱采滥挖野生植物等破坏沙区生态环境的行为,保护好沙区生态环境。第四,坚持科技引领,着力提高治理成效。结合自治区实际制订修订了相关技术标准,培育选育了适宜不同类型沙区生长的抗旱、抗寒、抗盐碱、抗病虫害植物良种,大力推广座水栽植、容器苗等系列抗旱适用技术,总结形成了以路治沙、工程固沙、产业治沙等模式和技术,不断提高防沙治沙成效。第五,坚持治沙惠民,逆向拉动沙化土地治理。依托自治区资源禀赋,统筹沙区生态改善与经济发展。全区已基本形成以特色经济林、林木种苗、药材、灌木原料、沙漠生态旅游、光伏治沙等产业为主,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以“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为利益联结机制的多层次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了生态与生活“双赢”。第六,坚持典型引领,讲好内蒙古防沙治沙故事。注重总结提炼各地的防沙治沙经验做法,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作为防沙治沙和“三北”工程建设的重点省区之一,内蒙古取得了哪些成效?面对战略机遇,林草局下一步有何打算?

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强:大家都知道,6月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区巴彦淖尔市主持召开了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把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和“三北”等工程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我们林草人备受鼓舞、倍感荣耀,也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近十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累计完成营造林1.27亿亩、种草2.89亿亩,防沙治沙1.25亿亩。全区生态环境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重大转变,森林覆盖率、草原植被盖度持续“双提高”,目前森林覆盖率、草原植被盖度分别达到了20.79%和45%。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减少”、程度连续“双减轻”。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巴彦淖尔市座谈会精神,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弘扬“三北精神”和蒙古马精神,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突出治理重点,全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和“三大标志性战役”。一是把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和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林草系统首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挺在前头,坚决扛起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治理重任。二是着手起草内蒙古推进新时代 “三北”工程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编制内蒙古防沙治沙规划、内蒙古“三北”六期工程规划,以及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三大战役”实施方案。三是建立健全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机制,并将防沙治沙工作纳入林长制考核范围。建立自治区推进荒漠化沙化土地综合防治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强化协调配合,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信息来源: 自治区政府新闻办

[责任编辑:章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