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18亿亩耕地红线如何严守?3个问题带你了解→

太空视角下的中国五颜六色,而其中的农田不仅看上去色彩斑斓,更是牢牢端稳中国饭碗的核心要义。25日是第33个全国土地日,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18亿亩耕地红线怎样严守?如何落实?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大国小农的国家,粮食安全一直被视为“国之大者”。而耕地是粮之根本,想要牢牢端稳中国饭碗,保护好耕地是核心要义。我们通过三个问题来寻找如何“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的答案。

01

如何做到农用耕地节约集约?

我们要到各地去看看不同地区是如何实现节约集约农用耕地的。近年来,江西、江苏等地通过完善农田基础设施、闲置地整理等工作,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

提高用地水平:完善基础设施整理闲置地块

在江西吉安市万安县窑头镇夏坪村“旱地改水田”土地整治项目示范点,飞手在操作无人机给水稻进行飞防。通过土地平整、灌排系统设置等一系列工程措施,村里今年新增了水田263.72亩。

种粮大户 彭俊:这块土地整改之后,看到这边的基础设施也做得挺好,我就把这边的土地承包下来了,现在已经种下中稻了,土壤还是挺肥沃的,今年应该是有很好的收成。

在九江市都昌县周溪镇枭阳村,当地将原来的1590余亩烂鱼塘、废水沟,建设成为适用农业机械化耕作的1469亩优质水田。

都昌县自然资源局局长 徐怀忠:年新增粮食产能123.25万公斤,同时给当地村民带来了每亩每年600元的经济收入。

近年来,江西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622.7万亩,2022年,江西净增耕地面积1.94万亩,全省耕地面积达到4068.77万亩,全省粮食产量达430.4亿斤。

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提升农民幸福感

而在江苏邳州市陈楼镇杜村,当地将原先被村民私自占用的240亩荒地、河滩地等,回收再利用,同时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增加耕种面积160多亩,每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40万元。目前,邳州市已清理出可利用土地13.4万亩,已收回9.7万亩,新增集体自营收入1002万元,全市462个村平均增收12.6万元。

02

永久基本农田怎样特殊保护?

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永久基本农田。所谓永久基本农田是指依法划定的优质耕地,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特别是保障稻谷、小麦、玉米三大谷物的种植面积。截至目前,全国已划定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那么,该如何去特殊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呢?一起来听自然资源部耕地保护监督司综合处处长陈秀欣的解读。

自然资源部耕地保护监督司综合处处长 陈秀欣:永久基本农田是耕地中的精华,是粮食生产的重要物质保障,需要实行特殊保护。按照《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永久基本农田一经划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改变用途,重大建设项目确需占用的,要报国务院批准;禁止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有效防止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我们将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及时发现、核查、组织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持续加强常态化督察执法,完善与纪检监察、组织部门、法院检察院、公安、审计等的贯通协调机制,及时移交问题线索,依纪依法严肃追责问责;同时,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涉及犯罪的及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切实形成对违法违规用地的多部门监督合力。2021年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印发文件,进一步明确要求永久基本农田不得转为林地、草地、园地等其他农用地。接下来,我们将持续从严管护,切实把永久基本农田守护好。

03

“严防死守耕地红线” 具体应如何落实?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严防死守耕地红线是根本。“严防死守耕地红线”具体该如何落实?自然资源部耕地保护监督司综合处处长陈秀欣介绍,下一步,自然资源部将聚焦“三大任务”,抓好“三个环节”,切实守牢耕地红线。

自然资源部耕地保护监督司综合处处长 陈秀欣:聚焦“三大任务”。一是稳住总量。通过编制省市县各级国土空间规划,逐级落实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明晰保护责任,以此来作为耕地保护长效监管的基础。二是优化布局。通过经济奖惩措施,督促南方省份有计划、有节奏、分类别、分区域推动一部分优质耕地有序恢复,遏制北粮南运势头进一步加剧。三是压实责任。与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共同签订耕地保护责任书,严格考核。抓好“三个环节”。一是严控新增。严格控制建设活动和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确需占用的,要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二是盘活存量。推动以“存量”换“增量”、以“地下”换“地上”,以资金、技术换空间,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三是严格执法。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行为。

[责任编辑:朱国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