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这里是磴口⑥ | 有一种精神叫“兵团精神”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列入军队编制,不拿军饷,不穿军装,永不换防。

这支特殊的队伍,就是驻扎在磴口县境内乌兰布和沙漠边缘的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

他们艰苦奋斗、努力开拓,用青春和热血将荒漠变成绿洲,形成了艰苦奋斗、屯垦戍边、无私奉献、坚韧不拔的“兵团精神”。

组建兵团 凯歌赴边

1969年1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兵团总部设在呼和浩特市,组建4个师。

1969年3月,第11师成立,师部设在磴口县,下辖8个团,有5个团设在磴口境内。生产建设兵团大部分战士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

1970年8月,一师师部迁至磴口县巴彦高勒镇。1975年6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撤销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1975年11月1日,巴盟行政公署农牧场管理局成立,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11师转交地方管理。

自力更生 建设家园

当时,生产建设兵团有两大任务:拿起锄头能生产,拿起枪杆能战斗。连队虽和正规部队不同,但也要按部队的条例去管理和训练。进行拉练训练,饭前有歌声,晚上有点名,和正规部队一样。在高度紧张的军事节奏生活中,他(她)们自己脱坯烧窑盖房,开渠垦荒,种树种小麦,进行生产建设。战士们的生活标准实行供给制。伙食费全年162元,平均每月13.5元。其中粮食每人每月45斤。食油每人每月0.4斤。津贴费第一年每人每月5元,第二年每人每月6元,第三年每人每月7元。被服费每年平均35.92元,每月平均2.99元。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主食是玉米面、白薯面、窝头和土豆。蔬菜是没有油水的“老三样”:土豆、白菜、萝卜。喝的是沉淀下的小半桶盐碱地浆水。“蓝天作帐地作床,风沙拌饭可口香,狂风为我送歌声,广阔天地好战场。”是兵团战士写得诗,也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面对如此恶劣的生活条件,兵团战士没有退缩,克服重重困难,守卫祖国北大门。他们战天斗地,靠自己的双手盖起了一排排平房,挖出了一条条农渠,移走了一座座沙丘,植下了一片片树林,建成了一块块农田......也铸就了兵团战士吃苦耐劳,钢铁般的意志。

艰苦创业 勇毅前行

1970年至1973年,生产建设兵团11师组织兵团战士参加了乌兰布和引水灌溉总干渠会战。在会战中,战士们同时肩挑三四根扁担,走上十几米高的渠岸搬运冻土。为了按时完成任务,他们住在工地上、吃在工地上,白天红旗招展人声鼎沸,晚上点亮火把挑灯夜战。各连每天连续备战十几个小时,各排、各班开展劳动竞赛,劳动任务和强度是前所未有的。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战士们毫不退缩,互相鼓劲儿、忘我奋战......历时3个多月的水利工程会战胜利竣工,也为战士们在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最后一站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章。

1975年6月2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撤销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兵团和师级建制,现役军人全部撤离,农牧业团改为国营农牧场,由内蒙古地方管理,原11师各团隶属于巴彦淖尔盟农牧业管理局领导。

1977年6月,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解散后正式施行改制。大部分战士被定为农工二级,同时也改变为知青身份。1978年至1979年初,大部分战士在知青返城大潮中先后离开了生产建设兵团。在磴口的2万名战士或返乡回家,或创业谋生。他们凭着在兵团岁月练就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开始了新的历程。

岁月变迁,精神永恒。兵团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兵团精神”值得我们铭记于心!王治贵 季敏)

[责任编辑: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