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子女尽孝多些微笑和宽容

道德楷模评选里有一条规范,就是“孝老爱亲”。时下,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孝老爱亲的典范,他们的故事感人、发人深省,他们是正能量的传递者。但在千千万万的家庭中,并不是每个子女都是楷模、都有感人至深的故事,他们大多过着平淡的日子。在这平淡如水的光阴里,该如何让“孝道”绽放光芒呢?

孝敬父母什么最难,是“色难”,就是不给父母脸色看最难。一次,妈妈问我能不能帮她把相机设置一下,因为她拍的照片怎么都不显示年月日。我知道使用说明上清楚地写着怎么设置,也知道帮她设置不会花掉我很长时间,但正沉浸在“抖音”各种美好的我随口说了一句“我也不会”。妈妈听后转身走开了,我却毫无察觉身后竟是一份无限落寞。

尽孝道,不光是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更不是简单地理解为给父母房子、车子和票子,这只是浅显的孝。1999年春晚,一曲《常回家看看》牵动了多少老人的心,歌曲唱罢,老泪纵横的画面又有多少?2000年春晚,赵本山和宋丹丹的小品《钟点工》,让人捧腹大笑之余,是否应该去深思,到底老人缺少的是什么?

尽孝道,更需注重的是关心老人的精神生活;是平时对老人说话的语气,切莫在不经意间流落出蔑视与不耐烦;是闲来与老人的亲热聊天、是老人的被重视感、认同感;是对老人所热爱、关心的事物的“爱屋及乌”,重视老人所重视的事情,即便在你认为那根本不算什么;是老人心目中儿时那个听话乖巧的孩子,而不是老人关爱地说声“多穿点,天气凉”时的置若罔闻;是老人总是闲不住帮你整理衣物后得到的那一句既撒娇又温暖的“妈妈,辛苦啦”,而不是“妈妈,不要总乱动我的衣服”。面对子女,老人的心胸是那样的宽广,即便你一次又一次的用嫌弃、抱怨、不耐烦去伤害他们。

子女尽孝是那样的简单而又容易,只要多些微笑、多些宽容、多些理解,少些嫌弃、少些抱怨、少些蔑视。而子女的嫌弃、坏脸色、不耐烦,恰恰是插入老人心头的一把尖刀,时时刺痛着老人的心。

对待老人,犹如对待3岁孩童。如果你对待老人能像对待自己3岁孩子那样细致入微、和颜悦色。那么,“色难”就会变得“色悦”,切莫让尽孝演变为悲剧。(贾长凤)

[责任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