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内蒙古:文旅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社客户端呼和浩特3月31日电(记者李志鹏)3月末的内蒙古大地气温回升,暖意融融。驱车前往恼包村,刚到村口高大的摩天轮便跃入眼帘,沿着宽阔的柏油路行进,欢乐水世界、中式古典庭院、小吃一条街等游乐点让人目不暇接,不少游客迎着春风在村里踏青游玩。

↑这是3月21日拍摄的恼包村里的摩天轮。

恼包村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近年来通过发展文旅产业,昔日的小村庄蝶变为项目多样、配套完善的大型游乐园区。“聚焦文旅产业兴村,村里建成游玩、酒店、农家乐等一条龙设施,为游客提供优质的休闲服务。”恼包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恒彪说。

依托丰富的文旅资源,恼包村成为呼和浩特、包头等周边地区市民出游的“打卡地”。“经常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别人分享恼包村出游攻略,这次春游我们一家人来这坐坐摩天轮,看看中式古典庭院,实地领略恼包村的风采。”来自呼和浩特市区的游客王先生说。

“一季度客流明显增多,仅摩天轮和欢乐水世界的接待量已超过5万人次,我们对今年的经营很乐观。”运营摩天轮和欢乐水世界项目的公司负责人陈志飞说,2021年公司与恼包村合作开发摩天轮等项目,让游客不出村就能享有多种游玩体验。

↑这是3月21日拍摄的恼包村里的楼房。

文旅产业的繁荣带来人居环境改善,带动村民就业增收。今年73岁的村民柴恒志告诉记者,前些年恼包村全是土路,村民住的多是土坯房,一下雨路难走房漏雨。如今,恼包村道路硬化、四通八达,柴恒志一家住进水电气暖便捷的楼房。“担任村文化大院管理员,我每年有4万多元的收入,日子美着哩。”他笑着说。

↑3月21日,村民柴恒志在恼包村文化大院打扫卫生。

这几天,村民张兰英在自家的餐馆里忙着选购食材、更新菜谱,准备迎接假期客流高峰。张兰英说,看到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她在2020年开了一家面馆,方便游客就餐的同时收入比以前在外打工翻了四五倍。2021年她又新开了一家本地菜馆,2家餐馆现在还帮助12个村民打工就业,“今年我们每个人都干劲儿十足,让营业额再上一个台阶”。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以发展产业为抓手推进乡村振兴。呼和浩特市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石利君表示,2022年呼和浩特打造包括恼包村在内的63个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村。在此基础上,呼和浩特将继续挖掘乡村特色文旅资源,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形成“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新局面,持续促进村民增收。

“从当初游客看完就走,到如今游客既能品尝美食,又能玩乐住宿,我们村的文旅产业实现‘提档升级’。”李恒彪说,下一步以“吃住行、游购娱、商养学”模式延伸文旅产业链,吸引更多游客走进恼包村。

[责任编辑:朱国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