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足尖上的非遗文化——探访青城高跷队

随着短视频平台的火爆传播,踩着高跷的“大波浪”,成了近年来本土传统民俗文化的顶流人物,他所在的青城高跷队,也成了过年期间万千市民追逐红火的文化现象。

舞出千军万马

“都起开!”随着清场人员的一声怒吼,恼包村摩肩擦踵的人群立刻疏散出一条通道。



鼓车开道

车灯照亮前方,鼓声逼近,鼓手们在卡车货箱上卖力敲打,彩衣飘飘、铃铛脆响的青城秧歌队,踩着鼓点尽情摇摆,在万众瞩目下,款款亮相。

在领队的指令下,高耸出人群的高跷队整齐划一,不断变换阵型,鼓声兴,姿态越盛,鼓声缓,动作越蓄势待发,头阵“青蛇白蛇”挥舞彩旗,财神手握元宝俯身献宝互动,“二小”角色灵动活跃现场气氛,一波又一波阵容交替变幻,挑逗着现场的视听高潮,短短几百米的路线,走出了千军万马的阵势。

在其中,最受瞩目的角色就是队伍尾端的“大波浪”,长卷发和绿衣红袄的曲线身材,回眸一笑百媚生,诠释了“波浪”二字的由来,“大波浪”“大波浪”的呐喊声一浪高过一浪,所过之处,人浪裹挟成一个巨大的尾翼,将“大波浪”簇拥其中,像极了《霸王别姬》中程蝶衣成角儿后的经典一幕。

曲终人散,春节的街道恢复寂寥,留在观众们心中的片刻红火,却如惊涛骇浪般,挥之不去。

揭秘“青城秧歌队”

青城秧歌队,真的火了。

哪里有“大波浪”,哪里有“青城秧歌队”演出,哪里就有流量,慕名而来的线下观众数以万计。其中,“青城女一号(大波浪)”的抖音粉丝已经超过10万。

演出中的“大波浪”



对高跷一往情深

很少有人知道,在青城秧歌队,台上十分钟,台下至少二十年的童子功,很少有人知道,秧歌队里藏龙卧虎,有人是医生,有人是事业单位“上班族”,有人是装修公司老板,甚至不乏开着迈巴赫、劳斯莱斯幻影,却在清早准时搭乘演出大巴的“富二代”,更很少有人知道,台上风光的他们,在演出时承担了多少苦痛。

其中,“大波浪”邢楷林是一名医生,疫情防控期间始终冲在一线,他扮演“大波浪”的主意来自于妈妈——一位曾经扭秧歌的大台什姑娘,经典扮相红袄绿衣则来自于妈妈和姥姥的压箱底,粉底来自于雅诗兰黛沁水,口红来自于“杨树林”(圣罗兰YSL)。“有时候回看视频,被自己的造型给羞的。”邢楷林喜欢自己所塑造的“大波浪”形象,热情妩媚,自成风流。

“这些年,我们积极在网络上推广传统秧歌文化,关注我们的年轻人逐渐多了起来,粉丝数据分析的平均年龄也从四五十岁缩小到三四十岁。”邢楷林告诉记者,为了与时俱进,吸引更多观众,自己发挥创意,私人订制了一副夜光高跷,随着步伐彩灯闪烁,为高跷注入赛博朋克元素,计划于2024年春节期间独家亮相。

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

随着近年来秧歌的再度走红,呼和浩特市多了很多秧歌队,但只有踩着红色和墨绿交织的彩跷,才是源于大台什村的正宗青城范儿。



钻研动作“扭”起来

“我们从小都喜欢秧歌,还是娃娃的时候,脚上拴着放炮剩下的纸壳子当高跷踩,踩得兴高采烈,把纸壳子都磨没了,十二岁左右,我父亲领我入门,把我领到村里街道上,绑好高跷后,他老人家背着手回家了,留我一个人扶墙慢慢挪,这一趟也就踩会了。”青城高跷队的“财神”王博提起这段往事,笑得合不拢嘴。



财神献宝

大台什村自古盛行高跷文化,在呼和浩特地区美名远扬,村里高跷秧歌不分家,男女老少皆能歌善舞,“胆子大的上高跷,胆子小的扭秧歌”成为村俗,曾经的秧歌队不收外徒,队内大多数都是父子叔侄的“传帮带”关系。

“我们每根高跷,都是一整根桦树削成的,不这样就不够韧、不够刚。”青城高跷队的“青蛇”梁国栋抚摸着他的爱跷告诉记者,古朴的高跷大有文化内涵,标识性的红绿彩条“缠在”原木色高跷上,“镫子”正下方是雕刻云纹的云板,坠着的清脆铜铃是以前马队的铃铛,梁国栋有一次踩高跷忘情,一个用力踏步,云板应声而断。

记者了解到,身着古装戏服的“青蛇”“白蛇”是高跷队的门面,相当于古代军队中的将帅,在队伍里打头阵,“大波浪”相当于“二小”角色,压后阵活跃气氛,起到点睛之笔。

除此之外,一对高跷二三十斤,标准高跷离地一米二,邢楷林的高跷有一米七高,加上绑腿达到两米四,小小高跷底承载全身重量,还需舞动生风,走完一圈全身冒汗,腿僵脚疼。“知道为啥只能冬天踩高跷不,高跷的绑腿特别紧,活动起来还会卡腿,冬天有衣物隔着还好些,夏天试着走了几圈,大家的腿上都是血。”邢楷林告诉记者,除此之外,演员们熟悉摔倒卸力的所有小技巧,还承载着摔伤、摔痛甚至致残的高风险,除了热爱两字,无法解释大家心甘情愿的付出。



一副高跷 一种传承

“台上有多少演员,台下就有对应了多少工作人员,从鼓手、指挥到化妆、地勤,一个都不能少,而且我们的鼓手、地勤都是踩高跷下来的,一个眼神一个表情都心领神会,都是默契的。”青城高跷“财神”王博告诉记者,台上万人景仰的高跷演员,需要台下整个团队的配合,如此组合才能呈现出最佳的舞台演出效果。

“青城高跷王”讲述江湖往事

说起“财神”王博的父亲,那可是呼和浩特地区远近闻名的“青城高跷王”王全伟。



青城高跷王和他的大鼓

他同时也是青城高跷队的“师尊”,赛罕高跷秧歌的非遗传承人,如今赛罕高跷秧歌已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月16日,记者来到“青城高跷王”王全伟位于赛罕区金河镇的家中,听他讲述高跷江湖不为人知的过往云烟。



非遗证书



累累硕果

“高跷最早是一种传统民间社火活动,后来演变成今天的形式,我那时候条件简陋,踩高跷的时候就头上扎个辫,红纸沾湿弄点红脸蛋,披上媳妇的褂子就出门了。”王全伟回忆起早年间踩高跷的扮相,老伴扭头嗔怪,含笑看了他一眼。

这一眼,就让满面红光的王全伟回到了1993年,呼和浩特市首届高跷大赛,他夺取“青城高跷王”的高光时刻。

“我扮的是齐天大圣孙悟空,表演了参加王母娘娘蟠桃会痛饮仙酒的意境,摇摇摆摆给评委们表演了个醉猴,主席台前我一个‘放叉’(劈叉),技惊四座,评委一开始还以为我摔倒了,后来发现是我的绝活儿,连声叫好鼓掌。”王全伟告诉记者,还有一名高跷选手也想展示“放叉”,不慎摔倒,自觉“跌份”,从此退出高跷江湖,再也没有出现过。



每个成员都有几副“爱跷”

“我父亲的‘放叉’是一项快要失传的绝活儿,目前呼和浩特地区只有我父亲会这个。”“财神”王博深深为父亲自豪。

“高跷文化曾经也有过低谷,但我们凭借热爱,一直坚持了下来,近几年高跷发展得非常好,很多小娃娃都缠着家长,说要跟我们学习踩高跷,现在团队里最小的娃娃只有四五岁,高跷文化后继有人了。”王全伟告诉记者,赛罕高跷秧歌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群众基础极佳的非遗文化,会保持与时俱新的态度和不忘传统的初心,成员们都会兢兢业业踩好每一场高跷,尽最大可能传承和传播非遗文化,让这项民俗文化活动扎根赛罕,永葆生机,成为一项“活着的艺术”。文·摄影/草原全媒·正北方网记者 郝儒冰










[责任编辑:杨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