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马家“精点心”:记录着民俗与文化的非遗技艺

马家“精点心”制作技艺,是自治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表性项目扩展项目,这项传承四代人的老手艺,承载着几代呼和浩特人的味蕾记忆。第四代传承人马利恪守着太爷爷“手艺不能走样儿”的祖训,认认真真地做了25年点心。如今,她恢复了几百种“精点心”的老配方,也在着手写书,记录下这些点心的制作方法和它们背后的民俗、故事。

马利在制作糕点

四代人的“接力”

在呼和浩特市五塔寺广场旁边,有一个马家“精点心”的门店,其实这里也是一座小型博物馆。店里墙面上挂满了木质老模具、老粮票、老包装袋、过去的饼干盒子、包月饼的牛皮纸,糕点盒子,一下子就勾起人们儿时的回忆。店面虽不大,但蕴藏的历史文化却丰富而深厚。每一块糕点、每一个老物件背后都有自己的故事。

这些老物件,一部分是由老人使用并传承下来的。另一部分是马家“精点心”第四代传承人马利收藏的。除了做点心,马利最大的爱好就是收集与中式点心有关的老物件和文化、民俗资料。如今,马家“精点心”不仅专注于点心制作,更意在挖掘中式点心内涵,保护传承非遗技艺。

马利展示老模具

马家的点心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马利的太爷爷马世宗老先生。马世宗九岁时曾随父亲到天津学习宫廷点心制作手艺,据说带他的老师傅曾是宫廷师傅,技艺高超,也十分严厉。马世宗学徒生涯非常辛苦,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和面,一个面团在他手下千锤百炼,才慢慢掌握了做点心的手艺。

马世宗的手艺传给长子马树林,靠着一身过硬的本事,马树林成了一名小有名气的“饼匠”。在当时,凡是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祭祖敬神,都会有很多人上门定做点心。马树林把手艺传给女儿马凤霞,也就是马利的母亲时,已经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

点睛之笔

那时马凤霞因为出色的手艺被糖业食品加工厂破格录用,先后多次被派往北京稻香村、天津祥德斋、桂顺斋等全国知名糕点厂学习交流。多年的工作积累中,马凤霞在保护传承马家“精点心”的基础上,还进行了一定的创新。

马利在大学主修的是美术教育,最早是一名美术老师,后来在给孩子日常做点心时,发现美术跟做点心有很多相通之处,出于对制作点心的喜爱,马利索性辞职专心做点心。

马利说,学做中式点心是个慢活儿,光是和面,马利就用了三年时间去学习。如今,马利已经做了25年点心,仍保持着兢兢业业的初心。多年钻研其中,马利愈发感受到了古法点心与古人的智慧、天地万物的生灵之间的无穷奥义。

承载味蕾记忆

看马利做点心,就像一场高超的手工技艺的表演展示。一斤面在面板上打成圆圈,鸡蛋在中间摊开,油和水混合浇在上面,再撒上一把白糖,靠着手工将蛋液、油混在面粉里,搅、抓、揪、搓、揉、摔,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面团在她手里很快就变得乖巧,配合做成各种造型,散发着面粉和糖油的独特香味。



品类丰富的精点心

在马利看来,中式点心制作的背后,有着中国人的味蕾记忆,有着悠久的传统和文化。以前,不同的时令和节气,要配合着吃不同的点心。比如北方地区在端午节时,除了吃粽子,还要吃五毒饼。大人们为了祈求孩子平安、健康、不被毒虫叮咬,就要做样子很像五个毒虫的糕点,把它们吃掉,表示驱虫辟邪。而到了七夕节,巧手的姑娘们就要给心上人制作“巧果”,展示自己的心灵手巧。而在婚丧嫁娶、祭祖敬神时,也都有相关点心。

点心,伴随着很多人关于童年情怀。马利向记者讲述了一件前几天发生的故事,一位多年未回故乡的老先生,偶然来到马家“精点心”,品尝了马利做的糕点,竟润湿了眼眶,他说:“这就是我小时候的味道!是偷吃爷爷柜子里的味道。”马利说,这些年在店里这样的客人不在少数,一个味道就是一份记忆,马家“精点心”能让大家回味童年,给予他们温暖,我感觉很荣幸。

传承传统技艺和文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很多文化习俗和传统技艺面临失传的困境,在朋友的建议下,马利开始为马家“精点心”制作技艺申请非遗,2019年,马利成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22年,马利又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而马利筹建的点心博物馆,现在有藏品一万多件,旨在传承并研发中国传统点心,让人们找到儿时的味道,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中国传统点心。

马利收藏的上万件糕点膜具

随着马家“精点心”的不断发展,马利的社会角色多了起来。她不仅是马家“精点心”的传承人,也是中式糕点文化的发掘者。除了在店里的厨房中,呼和浩特市非遗中心举办的各种社会活动经常能看到她的身影,她总是耐心细致地为市民现场制作展示古法点心。此外,她还和学校联合举办了点心学习班,已培训多名爱好宫廷古法点心制作技艺的人才。在传统节日里,她会准备相应的点心和参加活动的孩子们一起互动,为他们讲述节气知识、传统习俗,启蒙他们领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如今,马利正在和高校合作,从事抢救挖掘中式糕点手工制作技艺的工作,并整理出了大量有关糕点背后的故事及传说,准备出版成书,填补中式糕点手工制作方法的文献资料的空白,将马家“精点心”制作技艺的精髓保护和传承下去。“因为心中的热爱和责任,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的。”马利动情地说。文·摄影/草原全媒·正北方网首席记者 查娜 牛天甲  实习生 佀涵

[责任编辑:杨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