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以“绿水青山”为乡村振兴赋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时刻保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初心,让生态回归自然,生产顺应自然,生活融入自然,兼顾“绿水青山”与“三产”发展融合同步推进,最终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以美丽乡村为产业赋能。美丽乡村建设既要注重其“面子”也要注重其“里子”。要想真正实现产业兴旺,进而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需要我们以自身资源禀赋为基础,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乡村振兴新路子,因地制宜地选好、发展好乡村绿色产业,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真正将“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转化成“金山银山”的经济价值。

以美丽乡村为生态赋能。伴随脱贫攻坚取得战略性成果,很多村民物质富足追求卓越有品质的生活。要想打造美丽乡村就需要我们坚持把生态振兴作为先导性工程。正所谓坐山养山,才能山常绿、枝繁茂;蓄水养水,才能源头清、活水来。必须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广大基层党组织要立足生态发展优势,顺应自然本色,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生态环境高水平治理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让生态绿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让绿色家园的美好愿景成为群众身边的生态美景。

以美丽乡村为文明赋能。无论是农村婚丧嫁娶的大操大办,还是传统古村落的历史文化的式微,亦或是农民科学素养、法治素养的淡漠,都在昭示着乡村文化振兴刻不容缓。在新时代,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转型、自身对美好生活的期待都要以农民更高的精神文化水平为前提条件。精神文化水平已经成为农民素质的组成部分,成为农民求职、创业、发展的衡量指标之一。在此基础上,塑造文明、和谐的乡村文化也可成为农村发展的新品牌、新吸引力,从而为农村的招商引资提供良好的软环境,促进物质文明的振兴。只有发动农民的聪明才智,鼓励群众自办文化,最终才能实现以文化人,深远持久、潜移默化。

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乡鸟语花香。乡村振兴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未来我们要苦干实干,久久为功,兼顾“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李立杰) 

[责任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