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元宵节的节俗活动

元宵,原意为“ 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 舞龙、 舞狮、 跑旱船、 踩高跷、 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元宵张灯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不仅有大量脍炙人口的元宵咏灯诗,而且也留下了无数情趣盎然的元宵吟灯联,当然还有吃元宵、闹花灯等一些民俗习惯。(赵佳慧)

[责任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