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内蒙古十佳法治人物巴音那木拉:坚守一线三十年 做好北疆守护者

守初心,担使命,兢兢业业,展示着基层法官高尚的政治品格

30年司法生涯的巴音那木拉,历任书记员、助审员、审判员、副庭长、庭长等职务,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工作业绩。多年来,审结了几千件民事案件,无一超审限、无一上访缠诉,办案质量和效率在当地法院名列前茅。牧区巡回法庭,辖区地域辽阔,许多牧民前来参加诉讼,往往当日不能返回,带来了诸多生活上的不便。巴音那木拉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在巡回法庭办公场所内设置了“牧人茶室”“牧人之家”,为路途遥远的牧民群众们参加诉讼解除了后顾之忧;看到边防部队官兵常常途经牧区往来食宿不便,巴音那木拉又主动和部队联系,创办了“军人之家”,为来往官兵暂住休息提供了一个温馨舒适的环境,为稳边固疆做出了他们应有的贡献。

他时刻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镌刻在思想深处,体现在司法实践中。在审判工作中,巴音那木拉把双语审判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在诉前调解、法庭陈述、调查举证过程中,让当事人用本民族语言充分表达诉求,法官也运用双语来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和义务,实现了双语审判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把司法工作和民族工作有机融合在一起。在案件办理过程中,他还印制了大量的蒙汉双语宣传材料,在牧区进行普法宣传,提升牧民法律意识。

守公正,担正义,扎根基层,展示着法官深厚的公仆情怀

牧区法庭辖区面积20407平方公里,人口1.7万人,辖一个镇两个苏木26个嘎查,边境线长近200公里,辖区山峦叠嶂,沟壑纵深,沙丘起伏、戈壁无垠,道路交通不便、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巴音那木拉和他的同事们常年奔波在荒山野岭之中,为了让牧民少跑路,他们自己就得多跑路,“跑腿”就成了每天的必修课。从小在牧区长大的巴音那木拉,对牧民有着格外亲切的情愫。他常说:“为了牧民的事,再陡的坡,我们得爬;再烂的路,我们得走,再远的地方也得去,因为我们头上顶的是宪法赋予的使命,肩上扛的是彰显法律尊严的责任和担当。”他将守边固疆作为神圣的职责,参与当地社会综合治理,致力维护边疆安全、社会安定和人民群众安宁。

2017年8月,正在上大学的萨某某面临着学费没有着落的窘况,但她手里有一张母亲因癌症去世前留给她的七万元的借据,当时的被告是个居无定所到处流浪的人,根本无力偿还这笔借款。巴音那木拉承办这起案件后,认为这绝非一起普通的民间借贷,要稳妥处理好这起案件,必须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才行。一连几日,法官们认真研究案卷,经过集思广益,最后决定先给被告找一家餐馆打工,以工资形式偿还债务。经过艰苦奔波,找到了被告,带回法庭和原告见面后,双方都同意了这个调解方案,原告还自愿放弃一万元的债权。餐馆经理分两年两次支付了被告6万元,保证萨某某完成了学业。类似的案件巡回法庭不知审理了多少起,法官们也成了牧民最亲近的朋友。在草原上,人们不管年龄大小,见了巴音那木拉都会叫一声“木儿哥”,还有一些老人见了他会说:“赛呼(好儿子),有你在,我们就放心了。”

守清廉,担道义,一身正气,展现着基层法官严谨的职业操守

巴音那木拉是个原则性极强的人,用“刚正不阿”来形容他最恰当不过了。2017年,他的一名亲属涉及到一起刑事案件,家里人都希望他能从中说说情,减轻点处罚。巴音那木拉得知后,首先主动回避此案,并果断地表示坚决不打招呼,做到了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秉公办案,不徇私情。长期工作在基层审判第一线,巴音那木拉深知,牧区民事案件的当事人大多是普通的牧民百姓,他们大多生活在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牧区,诉讼的案件大多是家庭矛盾、邻里纠纷以及借贷等行为引发的,因此通过调解,有90%的案件以撤诉的方式结案,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有力地维系了当事人之间和睦融洽的社会关系。

三十年的岁月坚守,三十年的初心奉献,巴音那木拉和他的牧区巡回法庭做到了。他把一腔青春热血,把一抔为民情怀,深情地撒向了这片草原,撒向了这片热土,他无愧于草原人民的热情称赞——草原上的一杆秤。

[责任编辑: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