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呼伦贝尔农牧业经济稳步发展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

十年,是时间的跨度,也是发展的刻度。呼伦贝尔市第一产业稳步发展。这十年,粮食连续稳定在120亿斤以上,经济发展“压舱石”作用明显;天保工程稳步实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中荣集团、伊利乳业、塞尚乳业等龙头企业入驻,带动牧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这十年,“三农三牧”工作卓有成效。从新农村牧区建设、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农牧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牧区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内需发展动力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

农牧业经济稳定增长

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

(一)农牧业经济稳定增长

这十年,各项“三农三牧”政策支持有力,农牧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经济实现稳定增长。2021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8.50亿元,是2012年的1.43倍,年均增长4.7%左右。特别是2021年在新冠疫情、非洲猪瘟等不利因素影响下,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生产条件逐步改善,农牧业经济实现稳中有进,总产值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增长7.8%。

(二)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这十年,呼伦贝尔坚持项目区全面推行“田、林、路、井、电、技”六配套和“一增四改”种植模式,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地落实。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2021年末全市农牧业机械总动力572.76万千瓦,较2012年增加191.78万千瓦;完成机耕面积131万公顷,较2012年增加26.2万公顷。全市粮食产量完成137.1亿斤,较2012年粮食产量增加21.3亿斤,自2013年起连续9年超120亿斤。这十年全市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均稳定在1000万(头)只以上,存栏1085.32万头(只),其中大牲畜和羊存栏1037.62万头(只),生猪存栏47.70万口。

(三)农牧业发展结构不断优化

这十年,第一产业中农林牧渔及服务业结构占比由2012年的53.3:7.8:34.7:2.9:1.3调整为2021年的51.6:4.8:40.1:2.0:1.5。牧业产值占比较2012年占比提高5.4个百分点,农业产值占比较2012年低1.7个百分点。呼伦贝尔市进一步优化农业主体功能与空间布局,全面完成1608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任务,其中玉米200.01万亩、大豆916.17万亩、水稻73.77万亩、小麦418.97万亩。

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

现代农牧业体系不断完善

(一)现代农牧业提质增效

这十年,呼伦贝尔市出台了加快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阿荣旗、新巴尔虎右旗被自治区确定为现代农牧业试点旗县。集休闲观光、农畜产品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家庭农牧场农牧业经济已然兴起,三次产业融合紧密。

(二)农牧业产业化取得新进展

这十年,成功引进了伊利、塞尚乳业、首农集团肉类食品加工项目等现代农牧业加工企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持续增强。2021年末阜丰、首农、中荣、伊利、塞尚等重点龙头企业带动农牧户数超17万户,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121家,玉米、肉羊等8个产业集群总产值达460亿元。已创建市级及以上农牧业产业化示范联合体数量达36家,联结合作社255个,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以上。

(三)农畜产品品牌价值持续提升

这十年,我市被认定为呼伦贝尔草原羊“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呼伦贝尔草原肉羊产业集群已打造为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草原短尾羊分别被认定为“国家畜禽新品种”。呼伦贝尔物产供应链平台建成运营,中俄蒙物产展示中心投入使用,钓鱼台·美食周暨农牧林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布会成功举办,呼伦贝尔草原羊肉、黑木耳分别荣获“全国绿色农业十大最具影响力地标品牌”“全国绿色农业十佳蔬菜地标品牌”,呼伦贝尔草原羊肉、牛奶等8个区域公用品牌荣获“2020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伊赫塔拉、中荣食品获得全区首批“蒙字标”认证。

(四)农牧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升

这十年,呼伦贝尔市不断完善农牧业发展基础设施,截至2021年,完成高标准农田103.42万亩,建成棚圈7.1万座。农业机械全程化不断发展,烘干机、植保无人飞机等较快增长。农牧业科技创新步伐加快,农牧业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要素投入转向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良种化水平明显提高,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良种改良种牲畜占总头数90%以上。保护提升耕地质量,重点推广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轮作和深耕深松技术。2021年,全市有机肥施用面积448.48万亩,机械化秸秆还田1396.47万亩,完成深松270.17万亩,耕地质量进一步提升。采取使用大型农药机械及更换喷头等措施,2021年农药用药量 9293吨,化肥农药持续实现负增长。

农牧民生活持续改善

乡村振兴扎实推进

(一)农村牧区建设成效显著

这十年,农村牧区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十县百乡千村”示范行动深入实施,卫生厕所普及、行政嘎查村生活垃圾治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分别达到40.9%、97.6%、87.4%。扎兰屯市荣获“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农村牧区道路质量不断提升,2021年末,我市98%的村(嘎查)进村主要道路为水泥或柏油;97.8%通宽带互联网;91.5%安装了有线电视;43.1%有电子商务配送点。农村牧区基本公共服务全面提升,文化娱乐设施持续改善,2021年末,77.7%有体育健身场所;80.8%有图书室(馆)、文化站;33.2%有幼儿园、托儿所;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实现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基本实现全覆盖。低保水平持续增加,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农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这十年,全市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三牧”问题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把农牧民增收摆在突出位置,农牧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2021年,全市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58元,比2012年的8807元增长122.1%,2012年增长9.9%,比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3.6个百分点,城镇常住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2021年全市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452元,比2012年的6818元增长141.3%,农牧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三)奶业振兴战略全面推进

这十年,我市牛奶产量经历了由2012年134.37万吨下滑到2018年55.87万吨的低点。2019年以来,我市不断完善落实奶业振兴相关规划扶持政策,伊利高端有机液态奶项目、塞尚乳业稀奶油和液态奶生产线建成投产,16个规模化养殖场相继建成。民族传统奶制品产业加快发展,三河牛牛奶和奶酪上市销售。2021年牛奶产量71.57万吨,增长10.5%。

(四)农村牧区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这十年,呼伦贝尔市农牧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共涉及4个旗市区1419万亩耕地,完善土地承包合同面积1225.82万亩。农村牧区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79.3万人,782个村组成立集体经济组织。

呼伦贝尔市农牧业稳步推进,现代化新进程开启。进入新时代,全市将继续秉持“绿色发展”导向,以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为契机,以乡村振兴为抓手,进一步推进农牧业产业化升级,推动粮经饲比例优化调整,深入实施内蒙古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计划,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基地,为农牧业现代化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赵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