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千禧宝宝”的诗与远方

还记得2000年扎堆出生的千禧宝宝吗?今年,有着“千禧宝宝”之称的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告别校园正式走向社会,开启人生新征程。现在的他们,有的已经独挡一面,有的早早定下人生目标。连日来,记者走近部分“千禧宝宝”,了解他们的22岁。

温东升:把电力计量做精做细

“表计安装完成,数据传输无误。”6月21日,在玉泉区天府家园小区工作现场,呼和浩特供电公司职工温东升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装表接电工作。

22岁的温东升是呼和浩特供电公司玉泉供电分公司的一名职工,今年是他在电力计量工作岗位上摸爬滚打的第二年。“记得去年刚入职的时候,我上杆工作时浑身发抖,每操作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出错。从杆上下来后,全身都被汗水湿透了。”回想起刚入职时的场景,温东升还历历在目。


温东升在守护万家灯火的道路上留下自己的足迹

一年里,温东升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每天在工作现场不知疲倦地反复练习,把表计、线圈当做最紧密的朋友,从看似内容枯燥、操作反复的装表接电工作中找到了乐趣。他不懂就问,积极向师傅请教,直到把所有不懂的问题都研究得清清楚楚。两年来,他充分发挥985高校电气工程专业毕业生的专业优势,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在学习中探索,在历练中成长。

如今的温东升脸庞稚嫩,却拥有着超越年龄的坚定眼神。经过千百次的练习,他上杆下杆的动作已经非常麻利,装表接电的技术已经日渐成熟。同时,作为一名电力人,他对于职业的认知、对于自己未来的规划也渐渐明晰。

温东升说:“时代赋予我奋力拼搏的使命,公司给予我超越自我的平台。作为一名千禧青年,我将珍惜年华,脚踏实地,把电力计量工作做精做细,在守护万家灯火的道路上留下自己的足迹!”

成为“大白”真的很帅!

在抗击新冠肺炎这场战“疫”中,涌现出太多年轻人的身影,他们挺身而出,勇敢逆行。

或许他们在父母面前仍然是长不大的孩子,而在疫情面前,他们却毫不畏惧一往无前。

今年22岁的陈浩然就是这场战“疫”中的一名志愿者。自赤峰市敖汉旗开展核酸检测以来,他就化身为一名“大白”,奔赴在疫情防控一线,成为这场战“疫”中的“硬核青年”。他自豪地说:“能成为一名‘大白’真的很帅!”


陈浩然用青春抗“疫”

作为敖汉旗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名志愿者,陈浩然负责志愿者岗位调配工作。每日清晨,他早早来到采样点进行信息登记,帮助医护人员采集核酸信息。休息时,他还不忘帮助社区工作人员维持现场秩序,每天在琐碎忙碌的工作中不断奉献着。他跟父母说的最多的就是“不要担心,我已经长大了。”

陈浩然对记者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向70后、80后、90后学习,给10后、20后做好榜样。”

作为第一批参加工作的00后中的一员,陈浩然和其他人一样,用青春力量筑起抗“疫”的长城,风里来雨里去,坚守岗位,默默奉献。

工地上的00后

6月20日,中建三局内蒙古分公司迎来7名大学生,他们都是“千禧宝宝”,即将进入呼和浩特3个项目部开展工作,成为工地上首批00后。

“我来自广西桂林,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我特别希望能在建筑领域发展。”“我已经通过了全国BIM一级等级考试,获得BIM建模师证书,业余时间我还学习了播音与主持。”“我喜欢工地的工作环境,希望在这里可以好好磨练一下自己。”……在欢迎仪式上,这批土木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心情很激动,这是他们第一次进入工地工作,有的来自内蒙古,有的来自河北,有的来自广西。他们离开家乡抵达呼和浩特后,便拖着行李直奔公司。他们已经做好了准备,工地就是他们的家。对于他们而言,工作不是单纯的“饭碗”,而是展示自己的舞台。


工地迎来首批“千禧宝宝”

欢迎仪式结束后,这批大学生们便各自奔赴项目工地,开始新的生活。记者跟随大学生闫赟和王嘉俊来到位于呼和浩特市区的一处工地上。初入建筑工地,闫赟和王嘉俊仔细打量着,办公区、生活区、作业区,各个区域都干净整洁。工地的同事们早已在门口迎接,还为他们准备了宿舍。“哇,我们的住宿环境这么好,来之前,我以为工地上的环境肯定是尘土飞扬,比较艰苦的,没想到这么干净,一点灰尘都看不到,同事们也都这么友好。”闫赟和王嘉俊放下行李便戴上安全帽、穿上反光背心,跟随安全负责人霍博进入工地,开始入职前的安全培训学习。

做好了吃苦的准备

“在工地上,最重要的便是安全。我们每天都要进入工地巡查,发现安全隐患要立即整改。看,这里是基坑,很容易发生土方坍塌的危险,因此,我们需要在基坑周围设置防护栏杆,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霍博每到一处,便详细讲解工地上存在的消防、高空作业、基坑工程等等安全隐患、注意事项,以及如何做才能确保安全施工。

在工地上学习安全知识

闫赟和王嘉俊一边听,一边记,近距离接触工地上的安全工作,他们感到和课本上学的有点儿不一样。“过去,我们在课本上也学习了很多安全知识,没有亲自接触过,总觉得很抽象,今天来到工地,亲眼目睹了如何做才安全、如何做才能确保安全,突然就感觉豁然开朗了,而且还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王嘉俊高兴地说,未来的时间,他们将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他表示很期待。

当得知自己即将进入“责任工程师”岗位开展工作时,两人都喜出望外,这也意味着他们将参与工程的物资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每个工序,可以见证一座楼房拔地而起的施工全过程。

“在这个岗位上,你们将学到很多很多,施工项目的具体工作远比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复杂得多,不过也会非常辛苦,加班到晚上两三点可是常有的事,但是,收获也肯定会非常大。”霍博鼓励道。

对于吃苦,闫赟和王嘉俊从拿起行李离开家的那一刻起,就做好了准备,这么好的增长实践知识、磨炼自我的机会,他们都不想错过。

文·摄影/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 刘 睿 刘 惠






[责任编辑:宝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