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包头十年砥砺奋进“农”墨重彩绘新篇

稳主业 粮食和重要农畜产品稳中有升

盛夏时节,在土右旗威俊村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高效示范推广基地,庄稼长势喜人,玉米+大豆的种植模式,在保证玉米不减产的情况下,多收一季大豆,保证了粮食的稳产高产。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包头市准确把握新发展理念,粮食生产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着力走质量兴农之路,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藏粮于地”。包头全市水浇地面积达到276万亩,较十年前增加62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53.16万亩;全市农作物标准化生产面积达到356万亩,占常年播种面积的70%以上。

“藏粮于技”。包头市推广实施高产稳产技术,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玉米、马铃薯、大豆等粮食作物种植规模持续扩大,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我市粮食常年播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以上,产量连续保持在20亿斤以上,粮食生产实现连年丰收。2021年我市粮食播种面积320万亩,全年粮食产量25亿斤,较十年前增加了17亿斤,耕地产出效益不断提高。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我们不仅要吃得饱,更要吃得好。

包头市畜牧业生产围绕稳数量、提质量、增产量,加大品种改良,强化饲草料保障,加快推动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发展,畜牧业生产规模稳步扩大。全市86个奶牛规模养殖场全部实现标准化生产,生猪、肉羊规模化养殖场分别达到79个和1985个,奶牛、肉羊、肉牛良种化率分别达到100%、95%和85%。2021年全市牲畜存栏473万头(只)、出栏651.3万头(只),分别较十年前增加170万头(只)、112万头(只)。肉类总产量20.2万吨,较十年前增加6.4万吨。我市紧盯养殖、屠宰、流通“三个环节”,把好养殖、产品调运、餐厨垃圾“三个关口”,保障了畜牧业生产安全。

围绕打造满足本地、面向全国的“菜篮子”工程,我市坚持温室大棚与冷凉露地并重、有土栽培和无土栽培并举,按照技术配套、管理智能、产出高效的标准,加快基础设施改造升级,重点推广国内领先的组装式内储热高效节能温室,实现了高寒地区高产高效设施农业新突破,全市高效设施农业面积达到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2.4万亩左右。2021年产出各类果蔬115万吨,较十年前增加19.6万吨。我市大力示范推广由市农科所自主培育的品种,品种结构由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豆角、芹菜、菠菜等“大路菜”向甜瓜、草莓、无花果等精品、热带果蔬拓展,由单一的蔬菜向花卉、食用菌、瓜果等发展,功能由单一的蔬菜生产向采摘观光、休闲娱乐一体化方向发展。名、优、特、新蔬菜比重达到15%以上,全市蔬菜自给率达到60%左右,较十年前提高了10个百分点。

要高效 现代农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过去十年,包头市紧紧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个“牛鼻子”,农牧业步入现代化发展的快车道。

产业规模和水平明显提升。目前,全市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15家,较十年前增加127家,认定家庭农牧场595个,成立农牧民专业合作社2040个,组建各类服务组织421个,土右旗被评为自治区农牧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县,农牧民组织化程度大幅提升。全市龙头企业与农牧户利益联结比例达到94.5%。建成5个现代农牧业园区和3个食品园区,入驻企业达到232家,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由十年前的65%提高到76%。培育大雁滩、花舞人间等休闲农牧业经营主体226个,年接待游客超过234万人(次),营业收入2.85亿元。

围绕建设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基地,我市立足粮经饲、种养加、产供销“三个一体化”,玉米、马铃薯、肉类、果蔬、食品“五大产业集群”,粮油糖、饲料肥料、肉类、杂粮、中药材、食品、农畜副产品综合利用、民族特色食品、马铃薯、特色果蔬“十大产业链”,编制了基地建设规划,围绕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推动项目落地见效。截至目前,已累计对接企业309家,签约项目205个,协议金额808亿元;山东信发与一号牧场牛肉深加工、上海华维农装智谷·金山谷、华冠立新等156个项目已落地,总投资358.29亿元。

注重品牌建设,提升产品效益。我市选择108个本土优秀品牌和88个名食品,建立包头市农牧业品牌数据库、名食品数据库,广泛宣传推广优质农畜产品品牌名录,加快打造“阴山北麓”、“大青山北”等区域品牌,农科院番茄、果研所草莓、鹿王羊绒、小尾羊等一批本土品牌知名度、销售额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全市驰名商标达到11个,名特优新农畜产品28个,“两品一标”达到197个。同时“借船出海”,对接鲁花、安井、金龙鱼等全国全球大品牌,借助大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信任度和关注度,促进我市农畜产品提质增效。结合自身优势,连续成功举办六届牛羊肉产业大会,鹿王、小肥羊、达茂草原牛羊等一批农畜产品的知名度和对外影响力持续扩大。

强化农牧业科技支撑,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7%。我市设立国家、自治区级科研平台15个,承接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蔬菜分子辅助育种等科技合作项目100余项,育成农作物新品种23个,重点推广青薯9号、金樽番茄等适宜我市的新品种100个,推广膜下滴灌、胚胎移植等增产技术50项,测土配方施肥410万亩;全市优质专用马铃薯种植面积占比超过2/3,“北繁南种”规模达到30万亩;肉羊、肉牛等良种化水平达到90%以上。“星宇”系列番茄新品种、“包玉”系列玉米新品种、“戈壁短尾羊”等享誉全国。

不断完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体系。我市在自治区率先建成由政府主导的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国家追溯平台登记注册企业达到83家,市、旗县区、基地三级追溯信息平台基本形成。建成包头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成为自治区首家通过“双认证”的盟市级检测机构,被农业部确定为首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同时,从土壤、水肥、种子、农药、饲料等源头抓起,推行标准化生产,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50项,建成5个国家级蔬菜标准园、11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6个水产健康养殖场。推行食用农畜产品合格证制度,农畜产品总体合格率达到98%以上,“舌尖上的安全”更有保障。

抓主攻 乡村振兴迈出坚定步伐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我市在保持农业生产稳中有进、粮食产量稳中有升的基础上,着力发展富民产业,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产业发展精准助力脱贫攻坚。我市先后安排1399名产业扶贫指导员开展指导1.98万户(次),实现指导服务全覆盖。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定产业,动态调整项目、产业、帮扶措施“三本台账”,实现了有劳力贫困户产业项目全覆盖。帮助贫困户做好项目选择、技术指导、产销对接“三项服务”,累计帮助4654户贫困户选择产业、5163户建立产销衔接,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服务2.3万余人次。重点推行自我发展、龙头带动、资产收益“三种模式”,166家龙头企业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稳定脱贫7090人。把握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开展技术指导200余次。以消费扶贫为重点促进产销衔接,新建扶贫农畜产品社区直销店,累计销售贫困户农畜产品3.5亿元,助力贫困户稳定脱贫。

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持续优化。我市扎实推进垃圾、污水、粪污、秸秆、地膜“五处理”,基础设施、规划管理、长效管护“三提升”,厕所革命“一革命”,农村牧区生活垃圾治理覆盖率达到97.4%,重点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60%以上,畜禽粪污、秸秆和废旧地膜回收资源利用率分别达到90%、86%和83%,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76.8%。九原区入选国家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固阳、达茂等地改厕模式入选自治区十大案例进行推介。同时,围绕城郊融合、集聚提升、特色保留、搬迁撤并四种类型,在示范创建、典型引路上下功夫,全力打造23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农牧业农村牧区重点领域改革成果丰硕。我市率先完成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整市推进试点改革,推行集体经营、聘用能人、三资入股、合作联合、承包租赁、委托经营“六种模式”,全市所有嘎查村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率先完成土地草牧场确权登记颁证改革,确权颁证登记率达到99.7%,位居自治区前列。九原区被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典型地区,率先完成了农牧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成立了综合执法支队,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单位,是自治区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单位,为更好维护农牧民合法权益提供了执法保障。

十年风雨兼程;未来,包头将砥砺前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牧业农村牧区现代化,为建设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新包头谱好“农牧篇”。

[责任编辑:赵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