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虚拟偶像“塌房”:虚拟不是挡箭牌

过去的2021年,被称为偶像“塌房”元年。违法失德的艺人,被观众唾弃、让粉丝伤心。

如今的2022年,虚拟偶像趁势崛起,俨然成为资本宠儿,钱途一片光明。

据咨询机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虚拟偶像核心产业规模为34.6亿元,带动周边市场规模为645.6亿元,吸金能力不容小觑。从时尚杂志封面到美妆食品汽车广告,相比于明星代言翻车风险,虚拟偶像的商业价值和安全性,更受品牌方青睐。

从底层逻辑来看,虚拟偶像“站”起来,文娱新生态的诞生,最重要的背景是Z世代的崛起。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偶像,每一代偶像都打着时代的烙印。当数字时代来临,网络深度渗透生活,作为现实世界的完美镜像,虚拟偶像更容易让Z世代产生情感认同。人无完人,真实偶像做不到无死角完美,而虚拟人却可以“颜值”永远在线,身材绝不走样,唱跳业务能力也不设上限,也更接近于年轻人心中的完美形象。

不过,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虚拟偶像多了也“翻车”。近日,虚拟偶像A-SOUL成员“珈乐”宣布“直播休眠”,随后曝出“珈乐”的扮演者受到公司压榨、工作强度大和待遇太低等负面消息。

偶像是虚拟的,利益却是真实的。即使虚拟偶像拔电就下班,如果其背后的运营团队和资本运作,眼中只有金钱永不眠的逻辑,虚拟人设注定走偏,负面丑闻难以避免。以A-SOUL事件为例,争议让人们开始关注“中之人”(扮演虚拟偶像的人)的现实权益,也在警惕虚拟偶像过度依附流量,“饭圈”闹剧卷土重来。

古语有云,“欲筑室者,先治其基。”面对“塌房”危机,虚拟不是挡箭牌,关键在根基稳不稳。打造虚拟偶像,也要守住法律的底线、道德的边界。让“星光”长久闪耀舞台的,绝不是虚拟“皮囊”亮眼,而是积极向上的内涵底蕴。(刘晶瑶)

[责任编辑:韩伟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