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敕勒川博物馆在创新中发展

在中国文学的殿堂里,《敕勒歌》以它独特的魅力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敕勒歌》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代表性符号,它所蕴含的包容、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敕勒歌》所描绘的敕勒川不光有雄美的诗意,也有丰富的历史文化。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敕勒川文化,让敕勒川历史文化有一个立体的展示,从书本走向社会,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新途径。2011年初,包头市土右旗委、政府高瞻远瞩,决定兴建敕勒川博物馆。经过紧张筹建,敕勒川博物馆于2011年10月28日落成开馆。此后,敕勒川博物馆迅速“走红”,成为土右旗文化建设的标志性成果。

开馆十年来,敕勒川博物馆不断创新陈列展览方式,定期更换临时展览,丰富展陈内容,增强吸引力,不断扩大敕勒川博物馆在内蒙古乃至全国的影响,先后举办全国性文化精品书画艺术展、服饰、瓷器玉器展等70多期次,与河北、贵州、江苏、山东、云南、湖北等地多家博物馆结为馆际交流友好单位。我们不仅“引进来”,还主动“走出去”,将博物馆珍藏的80余幅由全国名家书写的《敕勒歌》书法作品,先后到安徽马鞍山三国朱然博物馆、云南西双版纳州民族博物馆、湖北十堰市博物馆展出,弘扬了敕勒川文化,扩大了敕勒川的影响力。

博物馆充分利用节假日、国际博物馆日、世界读书日、文物与自然遗产保护日等传统节日,举办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活动中,把历史知识、红色资源、民俗文化有机的融入其中;开展流动博物馆“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军营”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了群众文明素质;寒暑假开展小小讲解员培训活动20多期次,培训“小小讲解员”720多人次,激发了孩子们对家乡的热爱,对敕勒川文化的认同感,让孩子们从小树立文化自信、能力自信和服务自信;连续两年在中秋节开展夜场活动,调动了观众的探究意识,拓展了博物馆的活动外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我们一定要保护好、管理好、研究和利用好馆藏文物资源,充分发挥好见证历史、以史鉴今、启迪后人的重要作用。要用好国家支持文化消费政策红利、用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有利契机,释放文物活力,推动文物资源活起来、文物利用火起来。要加强数字博物馆、智慧博物馆建设,丰富展陈方式、扩展展陈内容,让更多的老百姓享受到方便快捷的文化服务。要充分利用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精准对接基层群众需求,让博物馆文化更加亲民惠民。要切实提高讲解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准,既要把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渗透到讲解中去,也要把晦涩的学术成果转化为通俗化的表述,让人们在思想性、观赏性、审美性上获得更好享受。

新的一年里,敕勒川博物馆将继续发扬“凝心聚力、脚踏实地、乐于奉献、勇毅担当”的团队精神,立足“人人都是安全员,人人都是讲解员,人人都是研究员”的角色定位,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守正创新、争先进位,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抓手,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博物馆作为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载体,深化守望相助理念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教育,引导各族群众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赵俊峰)

[责任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