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诗中“立夏”:伤春浅睡暑尚微

5月5日,立夏。

这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气象差异极大。南方已是绿树浓荫,吉林刚刚“春意盎然”。

立夏时节,吉林的时令春天和我们挥手作别。但“夏”来“春”不去,“春”“夏”两缠绵。实际上,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所以,吉林的初夏是按春天的标准、披着春天的外衣闪亮登场。

立夏节气始于战国时期,年代相对久远,因此描写立夏的诗词也比较多,由于这一天是个标志性的日子,所以立夏诗词的主题大多与春去夏来,气候变暖,气温升高相关。

中国诗词大会吉林诗词达人王天博说:诗人不是气象学家,他们的描述大多更为浪漫唯美,虽然说的事还是这些事,不过通过文字的组合,音韵的叠加,则更显情趣。

今天,他带着古人的“立夏”,和我们一同迎接夏天的到来。

他带来的第一首便是宋代赵友直的《立夏》:四时天气促相催,一夜薰风带暑来。陇亩日长蒸翠麦,园林雨过熟黄梅。莺啼春去愁千缕,蝶恋花残恨几回。睡起南窗情思倦,闲看槐荫满亭台。

赵友直并非著名的诗人,但他的这首《立夏》却非常典型,一首诗中既描写了立夏景色变化,又表达了伤春去哀花落的情怀,最后又对到来的夏日时节展开遐思。

诗人通过景色入手,前四句写的是立夏这一日的景象:风中开始带有暑热,麦穗也在暑气蒸腾中开始生长,梅子逐渐成熟,已到了一年之中的夏季。诗的颈联五六句,诗人通过一个巧妙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春日的留恋,莺啼春去,蝶恋残花,想到此处怎能不感到伤怀呢?诗的结尾则由春转夏,开始了夏日的最常做的事情——午睡,待到一觉睡醒,慵懒地倚窗望去,发现槐树的绿荫已开始能遮盖住亭台了。

春困秋乏夏打盹,说起午睡,王天博带来了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系列:

其一: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其二: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每当读到杨万里的这两首小诗,都会想到一句用做偷懒不学习的民间俗语“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好睡眠”,春天百花盛开万物复苏,最适合出外游玩,而夏天暑气日盛,最宜午睡,杨万里写出了多少人的常态,这两首诗很可能写于一个场景:梅子留酸,午睡刚起,芭蕉分绿,柳絮飞舞,屋外儿童正在游戏……这两首诗之所以经典,就是它写的仿佛是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初夏时节,树木都已浓绿,一群孩子在嬉戏玩耍,惬意地在路边走走,迎面吹来的风驱散暑气,不失为一种美好的享受。

从古代的诗中依然可以看到我们现在的生活,幸福有时也很简单,能在初夏时节,满足的睡个午觉就行。诗词的美好,就是生活的美好。

其实仔细想想,生活中确实没必要一直给自己上紧发条,适当的休憩与停滞,反而更让人用一种恬淡的态度去发现更多的美。

关于立夏诗描写景色和人们的习俗,王天博又把宋代陆游的这首《立夏》呈现给我们: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这首诗说的是春日已去,燕子嬉闹,百花开尽,蜜蜂稀少,槐树、柳树开始越来越浓密,暑气却依旧轻微,傍晚时分,诗人刚刚洗过澡,开始把夏天的衣服拿出来试一试。

简单真实,一如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生活。无论你的这个春天过得怎样,但它终究要过去,夏天就这样到来了。每个人对夏天的态度不尽相同,但很多时候,生活中的美好却是相通的,让我们读读诗词,细细体味一下生活中的美好,用一首诗来迎接这个夏天。(左道)

[责任编辑:章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