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防范电信诈骗需要多部门共同参与

公安部网站消息,近日,在公安部统一部署指挥下,北京、天津、河北等15个省区市公安机关同步开展收网行动,依法严厉打击为电信网络诈骗搭建固话语音专线的犯罪团伙。截至目前,共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610余名,缴获电脑、语音网关等作案设备5100余台,集中收网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这一战果令人拍手称快,电信诈骗已经成为主要的违法犯罪。今年以来,全国共发生利用固定电话号码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5200余起,涉案金额高达5亿元,危害十分严重。直接危害是造成当事人的财产损失,间接危害关系到社会治理层面、公信力层面以及乡村建设的方方面面。

电信诈骗对社会诚信价值体系造成伤害。建立在法律制度和公序良俗框架下的诚信价值体系,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同步发展的,而电信诈骗却在不同程度侵蚀诚信肌体。电信诈骗刷单返利类诈骗是对契约精神、约定合同的伤害,冒充客服类诈骗是对服务承诺、商家信誉的伤害, “杀猪盘”类诈骗是对公序良俗的伤害,每一起诈骗的背后,对社会正常的交往与沟通制造了障碍,造成了伤害。

电信诈骗对于金融秩序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在电信诈骗案件中,网上借贷类诈骗不在少数,还有投资理财类诈骗也占了较大比重,这对金融信贷秩序造成的影响显而易见。不仅如此,几年前为了应对打击电信诈骗,转账设置了24小时后到账时间,今年原定3月1日实行所有商业银行客户存、取款现金,达到5万块钱,必须登记来源和用途,虽已暂缓执行,大概也有应对电信诈骗的考虑。但从另一方面看,网络支付24小时不能到账,延误了网络金融的效率,如果没有电信诈骗,我们的交易可能会更便捷,没有电信诈骗,网络金融可能会更加活跃,在与电信诈骗斗智斗勇中,金融网络需要更多的更安全的应对,而建立和培养起公众对于这种秩序的信任度,还要看打击此类诈骗的态势。

电信诈骗对国家机构与政府职能部门公信力造成伤害。电信诈骗中,对冒充公、检、法和社保人员诈骗的,都会造成这些部门公信力降低,而相关部门网络应用将更加谨慎,如何更好地建立沟通联系的桥梁、安全方面的标准更高。此外,信息情况的不对等,给了诈骗者钻空子的机会,如何建立高效权威的信息发布,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电信诈骗的长远危害,还滋生了一些年轻违法犯罪分子。不仅是一批幻想一夜赚钱的人上当受骗,也让一批年轻人成为实施电信诈骗的嫌疑人,他们多数是明知却轻信不会被抓获,少数是不明真相认为是利用了“灰色地带”,从事这样的行业以为不会被追查,实际上已经身陷其中,如“跑分”的,提供身份证信用卡的,成为电信诈骗帮助犯,岂不知已经走了上邪路。

电信诈骗还让一部分受害人返贫与致贫。这是不言而喻的事,特别是一些想借贷为了生计营生的,本就需要钱财,却又被诈骗雪上加霜,令人痛心。

防范电信诈骗已经不是一个公安机关的事,近年来,公安部、工信部等部门按照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部署,深入推进“断卡”等行动,成效渐显。如何防范电信诈骗人人有责,除了公安机关等职能部门需要做大量工作,广大群众也切实增强防范意识,来电号码多甄别,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防止上当受骗,安装国家反电诈骗APP无疑是一个好的方式,要安装还要开启预警功能让骗子无空子可钻,才能共同铸起防范电信诈骗的铜墙铁壁。(李国才)

[责任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