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 打造特色科普品牌

内蒙古自然博物馆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宣传自然资源领域的重要窗口。自2018年开馆以来,内蒙古自然博物馆高度重视自然科普教育工作,依托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的大力支持,充分发挥“党团建设自然主题教育平台、生态文明思想成果展示平台和自然资源科普教育平台”三大平台功能,全力打造自然资源特色科普教育品牌。

据了解,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科普教育平台功能,积极开展特色自然科普活动,不断新增自主研发特色科普课程并组织实施。立足公益科普职能,每年实施面向青少年儿童的免费公益科普课程3万人次。2021年共接待观众77.6万人次,举办各类科普教育活动合计2336次,参与活动总人数突破7万人次。在世界地球日、国际博物馆日、全国土地日、科技周等纪念日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自然主题突出的科普活动和自然科普进社区、进校园等服务,进一步增强了自然科普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此外,内蒙古自然博物馆还成功举办了庆祝党建100周年党建·自然知识竞赛和两届“话说绿色内蒙古”讲解大赛,以内蒙古自然资源为题,讲述内蒙古绿色发展故事。启动了“内蒙古自然博物馆科普系列丛书”编纂计划,已出版《内蒙古自然宝藏》《自然内蒙古》《渐行渐远的它们》等21册科普图书,其中《动物密码》《植物电报》《矿物藏宝图》《古生物信笺》获得2021年自然资源部优秀科普图书,为自然资源领域科普再添新成果。

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充分发挥行业优势,自然科普研学已经初具规模。目前已授牌二连浩特市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局、鄂托克恐龙遗迹化石自然保护区等6家为“自然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形成了野外研学目的地框架。2021年首次组织亲子研学旅行团赴鄂尔多斯、巴彦淖尔开展了自然研学活动,开发了首批研学旅行配套的研学包。在内蒙古首家推出“博物馆奇妙夜”夜宿研学活动,以内蒙古恐龙为主题,用新颖的形式和丰富的科学内容让孩子们获得了深入体验和充实收获,场场爆满。不断向外推出自然研学科普系列展,与自然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共享自然科普资源,《大美乌梁素海鸟类艺术作品展》《守望—濒危动物展》分别走进巴彦淖尔、二连浩特,在当地得到一致好评。

内蒙古自然博物馆积极拓宽合作渠道,充分利用各方资源促进自然科普事业发展。2022年,内蒙古自然博物馆与上海自然博物馆及“长三角自然博物馆联盟”等单位对接,合作举办线上科普大讲坛并将特色科普视频投放到“指尖博物馆”专栏。与主流媒体合作推出“内蒙古宝藏”“恐龙的故乡”等系列线上科普栏目,让公众足不出户即可领略内蒙古丰富的自然资源。内蒙古的特色自然科普逐步走向全国,进一步扩大了内蒙古自然博物馆的知名度,上榜全国“十大热搜自然类博物馆”榜单。

自开馆以来,基于博物馆科普教育的创新发展,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已被中国自然资源学会、中国地质学会等7个国家级学会或部委授予“科普教育基地”称号;被内蒙古自治区6个厅局或学会授予“科普教育基地”;被首都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授予“实践教学基地”。组织的科普活动获得2019、2020年度全国地质古生物科普十大进展;《驼队寻宝》等科普课程获得2021年全区博物馆青少年教育优秀案例奖;《动物密码》等四本少儿科普读物获评“自然资源部2021年优秀科普图书”;奥氏独龙等两个项目获得首届全区科技馆展览展品大赛二、三等奖;科普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全区青年志愿者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获得全区“我帮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二等奖和自治区第六届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连续有多名讲解员在“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科普讲解大赛”“内蒙古科普讲解大赛”等比赛中获得各级奖项。

作为新时代的博物馆,内蒙古自然博物馆不断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新形势,以“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博物馆”为目标,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自然科普教育活动,为提高大众科学素养、促进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做出博物馆应有的贡献。(马飞敏 郝琦 珍妮)

[责任编辑:张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