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呼和浩特今年 “初雷日”与去年精准重合

正北方网讯(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 马丽侠) 3月11日傍晚,呼和浩特市的一声春雷拉开了2022年首场强对流天气的序幕。随着雷声的响起,呼和浩特市大部出现了阵雨天气,且局部地区还出现了冰雹。巧合的是,今年的“初雷日”与去年精准重合,且已经连续3年“初雷日”出现在3月份。3月11日晚,呼和浩特气象台副台长张志杰表示,此次天气现象由强对流天气造成,随着气候变暖,春季出现强对流天气已不是偶然。

张志杰告诉记者,今年入春以来,呼和浩特市气温持续走高,3月1~10日,全市平均气温为1.4℃,较常年同期偏高3.3℃;6日开始,升温幅度进一步加大,全市平均气温4.7℃,较常年同期偏高6.4℃;11日市区最高气温攀升到21.5℃,达到建站(1991年)以来3月中旬同期最高。由于前期气温偏高,大气中积蓄了大量的能量,正好3月11日傍晚随着冷空气南下,冷暖气流在呼和浩特市上空剧烈交锋,便形成了当日罕见的春季强对流天气,雷电、阵雨和冰雹上演年初对流大戏。据气象资料记载,2021年的初雷日也出现在3月11日,打破了呼和浩特市尘封了62年的“初雷日”记录。

据了解,从1951年有人工观测记录以来到2014年取消雷暴等天气现象的人工观测记录,呼和浩特市最早的初雷日为1959年3月20日,最晚是1979年6月2日,平均初雷日为4月27日。一般来说,2月份春雷往往多发在江南、华南地区,3月份则是在江淮、江南、长江流域地区,4、5月份又会进一步向黄淮、华北等北方地区推进。不过,根据中国气象局的相关文件,自2014年起已取消雷暴等天气现象的人工观测记录,并开始采用闪电定位仪器取代人工观测,因此现在已经没有了“初雷日”的说法。

[责任编辑:孙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