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李国琴自述:这口绿色生态饭,我们吃定了!

“春暖花开时,大家可以来我们的山山岭岭看看,铁公泡子村已经由原来快被风沙吞噬的村庄变成了绿油油的‘生态村’,漫山遍野的绿色如今成了富民强村的‘绿色银行’。”正在北京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锡林郭勒盟多伦县蔡木山乡铁公泡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国琴告诉记者,近年来,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她积极履行职责,多次参加生态建设方面的调研,并争做乡村振兴路上的“领头雁”,带领村民端起生态“碗”,吃上生态“饭”。以下是李国琴代表的自述:

多伦县地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大约20年前,我所在的铁公泡子村因生态环境恶化,村民们差点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那时我们最怕春天,一到春季刮风的时候,早晨一觉醒来,房子被沙土埋了半截,出门前还得先拿铁锹往外铲,人们走在路上都眯着眼睛看不清对方,对生产生活影响太大了。

↑拼版照片:上图为20世纪末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境内的浑善达克沙地(资料照片);下图为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多伦县境内的百万亩樟子松造林工程(2020年6月7日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彭源 摄)。新华社发

如今,我们这里生态环境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一方面要感谢国家的好政策,另一方面生态恶化的苦我们确实也吃够了,铁公泡子村所有百姓都下定决心,必须通过努力,去尝尝绿色生态的甜。十几年前,我们植树造林的时候,早晨吃完饭后,为了节省时间,大家都背上干粮背上水,拿起铁锹就直接上山种树,直到太阳落得看不见为止,才收工回家。

近些年,我们带领村民牢牢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通过植树造林改变环境,树更多、山更绿、水更清了,铁公泡子村可以说由过去的“沙中找绿”,变成如今的“绿中找沙”。现在村民们纷纷在林业、牧业、旅游业上下功夫,日子越过越红火。在未来,我们一定要把来之不易的生态成果保护好维持好,这口绿色生态饭,我们吃定了!

↑2月15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蔡木山乡铁公泡子村,李国琴(左)与养殖户交流。(新华社记者 贝赫 摄)

2019年全国两会闭幕后,我决定带领村民走林上经济的路子,让大伙的腰包鼓起来。我了解到红松生产的松子在食、药等领域需求大、经济效益高,就联系县林业部门争取到樟子松嫁接红松项目。在实验嫁接2万株成功的基础上,2020年又推广了2万株,带动村民收入大幅增长。

接下来,我一定牢记人大代表职责,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全心全意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发挥好代表作用。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干劲,有国家这么好的政策支持,我们农村的未来好着哩!(记者恩浩、赵泽辉、贝赫)

[责任编辑:邢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