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虎年忆猫

虎年说虎,很是热了一阵子。多姿多彩的贺词、祝词都要挂上对老虎的赞美。从猛虎到萌虎,虎的形象贴上了迎时应势的标签;从虎虎生风到如虎添翼,虎的威力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在每天阅读关于虎的溢美辞章的时候,我却勾起了儿时关于猫的一段记忆。民间传说,猫曾经是虎的师傅,由虎想到猫是一种顺势思维的事,自然而不做作。有诗为证:“昔日猛虎去学道,虎在深山乍遇猫。猫儿曾把虎道教,猛虎得道反伤猫。猫儿跳上杨柳树,虎在地下紧身毛。猫儿朝天叹口气,无义之人莫相交。”这是上世纪60年代一部家喻户晓的电影《怒潮》中的一段插曲,由电影中的渔鼓老人弹唱,唱出了虎猫的师徒关系。不管电影主题的寓意是什么,猫虎的渊源故事还是流传甚广的。

上世纪50年代,我家所在的农村,只有十几户人家,没有今天青年人想象中的田园风光,也没有丝毫的浪漫情调,留在记忆中的只有每户人家三两间破败的土屋,残垣断壁的农家小院。家家户户都养狗养猫,当然不是当宠物去养,狗要看家护院,只要不是家人,进得院子,狗就要追上去扑咬,至少是狂吠不止,所以狗白天都是用绳子,甚至是铁链子拴着,担心伤着来家串门的左邻右舍。到夜晚,狗就放开了,防狼也防偷窃。一有动静,便会汪汪大叫,吵醒了主人,也把信号传递给邻居。

至于猫的责任也并不清闲,那时候,每户人家起码存有多半年的粮食,各家都有专门存放粮食的房子,名曰“凉房”“小房”“闲房”,老鼠便是这些房屋里的一大祸害,猫的任务就是逮捉老鼠,保卫这里的粮食。我家养的一只大花公猫,很是尽责,除了每天下午2时至5时在主人的房间里睡觉,其余时间都在凉房里蹲守,差不多一两天就捉一只老鼠。每捉一只,它都要叼到主人面前喵喵叫几声,好像是报告一声自己的战绩,直到主人看到后,才叼着死老鼠走了,也不知道它到哪里去了,也从没见过它吃鼠的样子,但隔一两天就要能看到它叼着战利品向主人喊叫的媚态,循环往复,一直到它老去。俗话说猫追老鼠是天性使然,有了这只大花猫,凉房里还真是见不到鼠害了。

猫的作息时间很规律,也很守时。每天什么时间在凉房值守,什么时间回主人房间,都很固定,像看着钟表行动一样。有时候,家里的大小主人也会把它抱回来,与主人一起在被窝里睡,但到了半夜,等主人睡熟了,它又会轻轻蹭出去,还是到凉房里去,尽它的一份责任。

大花猫很爱干净,虽然经常在院子里、凉房里来回跑,但每一次回到主人屋里,总要抖抖身上的尘土,在地上的一块儿毡垫上擦擦爪子,然后才上炕。那时的猫儿不像现在的宠物,呆在楼房里从不出门,大小便经过训练后,都在家里固定设置的地方。你看路上遛狗的挺多,遛猫的人几乎看不到,因猫不听人的指令,放出去就很难找回来了。过去在村子里养的猫都不在家里排泄,每间房屋都留有猫道,就是在窗户底部留个小口,用帘子遮起来,猫就从这里进出。因此,猫需要排泄的时候,自己从猫道跑出去方便了。所以,我小时候家里养的这只猫从没有见过他在家里大小便,在院子里什么地方排泄,也没见过。我想,它的干净,也是家里人喜欢它的一个原因吧。

有一天,大花猫病了,两三天不吃不喝,卧在土炕上,一动也不动,喊叫它几声,也没有一点反应。那时没有宠物医院,村里兽医只医牛马,猫狗的病看不了。妈妈和我说,大花猫是老了,它的年龄差不多十三四岁了。那时候,小孩子们根本不懂得猫的寿命有多长的知识,后来才知道十多岁的猫就相当于人的八九十岁。年事高了,猫也会疾病缠身的。

大花猫在大炕上卧了几天,有一天,忽然不见了。一天,两天,七八天过去了,还没有见它回来。到村里的其他地方找了几次,也不见踪影。一个多月过去了,家里所有人天天盼着它回来,特别是我,小孩子的幼稚单纯,更是整整想了它两三个月。后来我才知道,猫是很在乎自己形象的动物,它不愿意让主人看到它的病态,更不愿让人发现它死前的痛苦之状,自己拖着病体到了一个人们找不见的地方,默默地走了。据妈妈说,村里其他人家养的猫到死的时候也是很自觉地出走了。此时此刻,“猫不忠实主人,狗才忠实主人”的说法,在我的脑海里彻底颠覆了。

从那以后,直到我步入老年,再没有养过猫。适逢虎年,朋友约稿,写一段关于猫的记忆,主题是想表达猫的天性里忠于职守、死不失义的一面。如今,养宠物的多了,猫狗一类与人相伴、为人分忧的动物,一旦成了宠物,就会失去一些原有的天性,变得萌宠了,只是能讨人喜欢而已。时下,人们都在感叹,猫不捉老鼠,狗不看家护院,是进化,还是退化?还真有些说不清楚。( 宋复泉

[责任编辑:孙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