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地评线】紫金e评:读懂文艺创新背后的文化自信

除夕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2年春节联欢晚会》为海内外华人奉上了一台内容新颖别致、情感热烈饱满的春节文化大餐。以《千里江山图》为灵感创作的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迅速登上热搜,被全网点赞,网友直呼:“绝美舞台,梦回古代,文化底蕴丰富”。

在春晚舞台上,舞蹈类节目《只此青绿》画中青峰叠嶂,绿水隐现;舞者眉眼锋利,绛唇高髻;利落甩袖,隐入画中……舞者以绚烂之身,勾勒出如诗如幻的无垠山河,将中国古典式传奇娓娓道来。《只此青绿》用舞蹈之美,引领观众步入充满现代意蕴的中华美学殿堂。

每年央视春晚上都有国风歌舞类节目。从《千手观音》《俏夕阳》,到《敦煌飞天》《朱鹮》《晨光曲》,我们从不缺少精品舞台作品。去年河南卫视春晚凭借《唐宫夜宴》走红,又接连在清明、元宵、端午、中秋等节日推出“奇妙游”系列,水下舞《祈》、《鹤归来兮》古典舞作品纷纷“出圈”。今年的春晚舞台上,威严的青铜大立人像、神秘的面具……舞蹈演员通过创意舞蹈《金面》带我们穿越历史长河,游览数千年前的古蜀国,“沉浸式”感受三星堆文化。

以前有观点认为,很多传统文化只适合置于案牍或呈于馆室,难呈现、难表达、难活化、难输出。如今,越来越印证,融入传统文化的精彩文艺作品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欢。植根于文化自信的文艺创新,能激活镌刻在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文化密码”和“精神力量”。中国风节目“出圈”的背后,是创作者满足当代观众审美需求的诚意和继承发扬传统文化的敬意。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审美。立足本土,紧跟时代,善待传统,保存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和情感记忆,应当成为文艺创作的一种风向。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形成“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之势。《只此青绿》,五个月的排练,前期用了大量时间让演员安静下来,让观众感受到就是宋代的人在台上,也让《千里江山图》“活”起来了。克服浮躁顽疾,葆有匠心、静水深流,用专注的态度、敬业的精神、踏实的努力才能创作出高质量、高品位的作品,才能让艺术与现实碰撞,与民心呼应,产生最动人的力量。

从一部精彩的作品中,可以对匠心之美的再认识,对传统之美的再感知,也是感悟中华文脉、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国风”节目一再出圈,这与时代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需求密不可分。这类节目的内容均取材于我国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能够带领年轻观众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能够增强他们的文化向心力,激发出更多人的文化自信。

我们的文化自信有“根”,这个“根”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积淀。读懂文艺创新背后的文化自信,我们就能创作出更多的文艺精品,让收藏在博物馆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传统之花永开不败,让文化自信挺立不倒。(李群)


[责任编辑:赛音毕力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