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欢欢喜喜过大年】 杨晓丽:就地过年忙备战 挥洒汗水苦也甜

1月10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重竞技运动管理中心拳击训练馆内,到处是运动员紧张训练的景象。直拳、组合拳、深蹲……运动员们头上汗珠飞溅,训练馆内充满了运动激情。

“拳击需要肌肉的强大爆发力,需要运动员完善的技术和战术。比赛时,面对瞬息万变的赛场情况,你们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准确了解对方的基本情况,迅速做出判断,并采取相应的行动。”在世界拳击冠军杨晓丽的示范下,内蒙古女子拳击队的队员们一边微调着拳击手法,一边仔细琢磨进攻招式。

拳击运动要求运动员有力量、耐力、速度、灵活、凶猛、协调和勇敢等素质,用杨晓丽的话说,拳击运动员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如今,既是运动员又是助理教练的她希望以自己的言行砥砺和鞭策小运动员们,用自己的实战经验告诉他们只要坚持不懈没有什么不可以,尽自己最大能力去指导小运动员们更好地去训练和学习。

赛场上的杨晓丽

1990年,杨晓丽出生于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的一个农民家庭,2007年进入包头市体校跆拳道队,由于她身材高大,在讲究速度的跆拳道项目中不占优势,于是在2009年开始接触拳击,并入选了内蒙古拳击队。杨晓丽说:“刚开始特别不自信,但是在教练的鼓励和指导下,我坚持了下来,这一坚持就是13年。”这些年来,她用一个又一个战绩向大家证明了自己,逐步成为了国内女子拳台81公斤级的霸主。杨晓丽属于队里出成绩较早的队员,2014年初次参加女子拳击世锦赛便夺得了81公斤级的冠军,成为内蒙古女子拳击队的首个世界冠军获得者,接下来在2016年又蝉联了女子拳击世锦赛的冠军。2017年天津全运会上,杨晓丽在75公斤级的决赛中对战李倩,获得一枚银牌。在2018年女子拳击世锦赛中,她再次登上了冠军的领奖台,夺得81公斤以上级金牌。

收获金牌

冠军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杨晓丽回忆说,2012年到2013年,自己状态非常不好,变得异常焦躁,不再深刻钻研技术,之后自己发现问题并开始深思,及时调整状态,然后重新起航。从此她告诉自己: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刻努力。在比赛中,常常面对比自己更高大、力量更强大的对手,但她从来没有一丝胆怯,她告诫自己要凭着意志战胜对手。杨晓丽说,之所以在比赛中能取得成功,与教练哈达巴特尔有针对性的战术密不可分。同时,从未想过放弃也是她的成功秘密。

3枚沉甸甸的世锦赛金牌,标志着杨晓丽在国际上成为了81公斤以上级别的第一人,谈到今后的运动生涯,她说:“不断超越自我,希望在一次次比赛中完美释放潜能,就是未来的目标。”同时,她也认为在体教融合的大背景下,体育蓬勃发展的黄金期已经到来,她希望今后通过自身努力为国争光,为内蒙古体育事业贡献更多力量,将更多拳击运动员培养成全能型、高水平、高素质的优秀运动员,在世界舞台充分展现中国运动员的能力和风采,为体育强国建设作出贡献。

为拳击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

为了响应就地过年的倡议以及备战2022年全国女子拳击锦标赛等,今年春节期间,杨晓丽和队员们将在武川国家训练基地进行冬训强化训练。“尽管不能与家人团聚,但是队里的气氛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大家一起训练,一起许愿,一起朝着自己的目标奋进。”杨晓丽说,这已经是她在队里过的第8个春节,奋斗的青春才美丽,她和队友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信心满满地迎接全新的赛季。“新的一年,希望父母身体健康,开开心心过大年,顺心顺意。也希望自己在2022年全国女子拳击锦标赛中再次取得好成绩,圆冠军梦想。”

1月7日,北方新报正北方网启动第十五届“欢欢喜喜过大年”公益活动,今年的活动主题为“致敬奋斗的你”。春节临近,为落实好疫情防控政策,很多人响应政府号召,选择“就地过年”。为让就地过年的奋斗者感受“第二故乡”的温暖,本报将在活动期间携手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拜访就地过年的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倾听奋斗者的励志故事、感受外来建设者们与温暖内蒙古的深厚情谊。汗水浇开幸福花,每一位奋斗者都为内蒙古的发展贡献了力量。在新春来临之际,《北方新报》正北方网向广大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发出倡议:将新春祝福、关爱和温暖送给就地过年的奋斗者们。有意愿参与本次活动的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请与本报联系,热线电话:0471-6651113。

文/北方新报正北方网记者 刘 睿 实习生 董泽昊


[责任编辑:宝华]